中新网惠州9月1日电 题:中国家长望子成龙 期望值过高远超现实生活
作者 宋秀杰 马云霞
9月1日,中国大中小学学生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校门外,父母的叮嘱声声震耳、父母的眼神各个热切。
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历来是父母的夙愿。然而,盲目的望子成龙心往往给孩子造成了较大压力,也使得两代人的“代沟”加大。
广东惠州冯妈妈告诉记者,儿子小立今年升入初中,为了他能够读一所好的中学,可谓煞费苦心。小立在班级里成绩很一般,数学更是时有不及格,这次为了能够使小立读上好的中学,冯妈妈四处托人找关系,最后花了几万块钱才让小立进得某中学。冯妈妈希望,小立能够在好的中学里努力学习知识,将来考得一所名牌大学。
她说,现今社会没有知识是不行的,知识太浅也是不行的。家中经济殷实,只要小立肯努力读书,将来去国外读大学或深造都是可以的,不过不读书或读不好书是绝对不行的。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多父母都与冯妈妈想法相同,无论孩子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大学生,父母总是站在自己或公众的高标准角度去要求孩子,强迫孩子达到某个目标,呈现不停“索取”的状态。
今天本该走入大学校门的朱同学再次踏入了高三的课堂,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成绩一般,在今年的高考中发挥也算正常,但按成绩连普通本科学校都读不了。为此,朱妈妈开始时好言相劝,后来便强迫其复读。朱同学无奈,只能服从,可内心里却积满了对妈妈的怨。
开学第一天朱同学已经开始发愁,她一脸茫然地说,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吃了很多苦,也比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成绩始终不理想。她甚至怀疑,下次高考还不如今年的乐观。
在中国,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始终居高不下高,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变得越来越大。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需要父母的唠叨和叮嘱,只要从现在起步,一切都是可能的。可是,父母们都忘记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孩子小学时就已有一定主见了。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非人人能进名校,也并非名校走出的人人能成就大事。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秦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