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鹤园学校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王勤,未能坚持到小学毕业。老师说,这个孩子跟随父亲生活。因经常不交作业,欺负小同学,他被老师留校教育。回家后,孩子受到父亲打骂。老师慢慢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孤独、叛逆,听不进一句批评话,“有时候,老师说他两句,他转身就走,只身离开学校。”金鹤园学校副校长熊学焕说,王勤的心理存在情绪性障碍,内心充满孤独感。其实,自卑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破坏性和攻击性,希望用出格行为引起老师关注。
副校长熊学焕说,居住在城中村的流动儿童,他们的父母或卖菜、或喂猪、或捡垃圾,或给人打工,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贫困的家庭出身,让城市里的流动儿童缺乏自豪感,产生了心理障碍,让一些孩子自暴自弃。 尽管金鹤园学校专门为流动儿童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熊学焕认为,这不足以解决孩子的心理困惑。
每年寒暑假前,金鹤园小学都会有奇特一幕:给每名学生发了一张调查问卷,询问下学期是否继续在学校读书。熊学焕说,学生流动性较大,为方便学校招生,无奈出此下策。
拿到这张问卷,六年级的张明很彷徨,不知该如何回答老师。张明的父母在武汉做小生意。也许明天,父母觉得武汉的生意难做就要走,那他就必须跟着父母漂泊。
在张明的短短6年的求学生涯里,已经先后转学3次。在熊学焕看来,学习对于张明来说,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人生过程。因无法跟上学习,他早已厌学。
熊学焕说,流动儿童随父母的流动经常转学,受各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教育,跟不上本地的学习进度和课程。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积极性。
2002年之前,和平街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催生了大洲村的4所简易民办小学。然而,并无办学资质的学校,因管理混乱引来家长投诉。此后,洪山区政府针对流动儿童,创办了小学兼初中的金鹤园学校。
然而,让熊学焕颇为惊讶的是,刚开始,学校每年有100多名学生“不辞而别”。直到义务教育免费后,这一现象才有所好转。尽管这样,如今学校每学期依然有30多名学生流失。
熊学焕说,这些流动儿童。随着父母工作或生意的变动,在一个城市或多个城市之间,反复地迁徙居住,没有一个固定居住地或求学地。金鹤园学校有28.58%的流动儿童转学一次,15.78%的流动儿童转过2次以上学。
“典范”的姐弟
其实,栖息在大洲村的外来务工者,并不乏雄心勃勃者。他们希望将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改变打工的命运。
让大洲村无数外来务工者羡慕的是:与他们同住出租屋的黄陂农村王家姐弟,去年一起走进了大学,这成了大洲村所有流动儿童的典范。迄今为止,王家姐弟是唯一从大洲村出租屋走出的大学生,姐姐王丹就读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弟弟是武汉科技大学国防生。
王家姐弟是刘师傅表姐的孩子。刘是黄陂人,在武汉工地上打工,他有一个15岁的女儿和一个9岁的儿子。大女儿在外打工,他把希望寄托在9岁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有朝一日像王家姐弟那样有出息。
“这里的环境不好,大人、小孩只懂得玩。”刘师傅认为,大洲村没有中心城区的社区氛围,也没有社区那样专供孩子们学习的场所。刘师傅对儿子管教很紧,他请了王丹担任儿子的暑期家教老师,辅导儿子整整2个月。但像刘师傅这样严厉的家庭教育,在大洲村很少见。
在大洲村的许多家长看来,王家姐弟能考上大学,“这是天生的”。金鹤园学校校长牛安民说,流动儿童学习呈现两极分化,少部分流动儿童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遇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助,成绩优良;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自觉性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欠佳,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陌生的父子
在大洲村,许多孩子在这个城中村里出生;也有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辗转来到城市寻找失去的亲情。
但在武丰小学校长胡学志看来,这些流动儿童,并没有因此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依然处于亲情饥渴状态。
8岁的鄂州孩子谢志明说,他并不认为城市里的生活有多么幸福。白天,父亲基本上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吃完饭就睡了,很少管他。谢觉得,老家更好玩,那里有他的爷爷,还有跟他同年的堂哥堂弟。“我们可以天天一起玩,有爷爷照顾我。”谢父说,他早晨出门,晚上回来吃完饭就睡觉,父子俩几乎没有沟通,也不知道儿子心里想着什么。有时候,儿子对他来说很陌生。
今年6月,外来子弟占60%的武丰小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带去了一封《暑期告家长书》:孩子的学习要保持规律,请妥善安排;为孩子购买书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再忙也要带着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等地方游玩……
虽说打了这样的招呼,但校长胡学志并不乐观,他说,绝大部分家长宁愿在家打麻将,也不会挤点时间带孩子出去玩。这让胡学志很忧虑。胡说,学生家长“重养轻教”,总借口“忙于生计”,而冷落了孩子,忽视了他们的内心想法。
金鹤园学校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平均每天跟父亲讲一句话,而与母亲也仅说三句话。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把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件,但却苦恼于和父母有“代沟”。记者在大洲村随机采访10名流动儿童,大部分表示“父母从来没有带我们到武汉城区游玩”。
卖蛋糕的女孩
暑假期间,在大洲村能随时见到帮父母守店、守摊的孩子身影。
张紫嫣(化名),今年11岁,大冶人。今年9月将上初中。
张很懂事,帮父母守蛋糕店,还要照顾6岁的小妹妹。她羞涩、内向,话很少,只是偶尔一笑。
一名顾客要称3元钱的蛋糕,她随手一拎,就能抓出3.2元的蛋糕,动作熟练准确,俨然一个老生意人。“2毛钱就算了。”脸上,流出自然、羞涩的笑。收钱、找钱,顾客满意离去。然后,她又抱着妹妹,端坐在店里。
金鹤园学校校长牛安民说,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活,成了家里的“重要劳动力”,例如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更有一部分孩子晚睡早起要帮父母做工、打杂。
流动儿童的教育难题
武丰小学校长胡学志认为,一些家长忙于生计,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直接放任了孩子。一些孩子离开学校后,因没有公共休息娱乐场地,单一的假期生活,导致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沉溺游戏不可自拔。
牛安民说,流动儿童举家迁徙融入城市,面临生存压力和家庭教育的困惑。因缺少沟通,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龄的非流动儿童,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流动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尽管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减轻了流动儿童的学费压力,降低了流动儿童入学门槛;但牛安民认为,在公立学校就读,仅仅是满足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要求;要得到良好的、全面的教育,还应该提高他们所享受的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素质和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流动儿童今后的发展。”(文/图 记者 张勇军)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