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总分比陕西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八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孙见坤这个国学“天才”,然而陕西省招办一直立场强硬,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一方面是复旦大学的求贤若渴,一方面是省级招办的坚持原则,两者的对立,就造成了“国学天才”孙见坤的尴尬。对于一个术业有专攻的“国学天才”来说,被调剂到一个并不喜欢的法律专业,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安排,不仅是对学生特长的抹杀,其实也是对于人才培养的浪费。这种“拉郎配”式的悲剧,其实是现行招生制度的悲哀。
在以分数为基准的条件下,学生要想拥有自主的选择很难。不光如此,学校和老师要想拥有自主权也很难。读什么学校和专业必须取决于学生的分数,这是一条基准线,没有这个前提,你就算是某个方面的天才,也只能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另一方面,社会诚信沦丧,容易使得“自主招生”规则失范,陕西省招办貌似不近人情的背后,其实有很多难言苦衷——此例若开,在当前这样的社会诚信背景下,就可能造成跟风者纷至沓来,招生秩序难保不被破坏。
问题的根源,依然在于招生制度的僵化,是以分数选才和按能力选才割裂下的对立与冲突。学术和教育讲求因材施教,自然,有资质和潜力的“潜力股”,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很容易塑造成型;制度讲求刚性,如果分数成了唯一的评定标准,那么就只能以此执行,除此之外的特例和优先,都容易导致秩序的混乱——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诚信堪忧、大学的公信力不足、教授的清誉度不够的情况下。
现行高招制度,如同卡在喉中的血刺,使人很难受,但一时又找不到最有效的办法。全部放开,要从教育的根本制度上改变,也就是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选才标准,实施“素质选人”,这当然需要一整套的素质教育的考核、考察为基础,并辅以大学的公信力和教授的清誉度,这就不是涉及一个招生模式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体制转变的问题。
为此,要改变现有的招生尴尬,必须突破制度的禁锢,实现体制的根本变革,一方面,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素质教育,并且要落实,不能单单停留在口号上;另一方面,要重建社会诚信体系,从个人、学校到权力机构,以至于整个社会。让信用成为一种标尺,一个标准,重新赢得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信任;第三,必须保证一切制度执行,都在阳光下操作,具有基本的公平正义。如果“国学天才”的遭遇,能够对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甚至整个教育体制度改革都有所触动,那么,这种个人不幸,其实当属社会万幸。 ( 堂吉伟德 机关职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