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夫妇一个暑假补课获利25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老师夫妇一个暑假补课获利25万

2010年08月25日 11:16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阅读提示

  暑期即将结束,开学就升初三的学生小袁却感觉“好像没放过假”,整个暑假,他都是在各类校外补习班中度过的。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暑期补习班仍然屡禁不止,校内禁办、校外恶补,而在职有名教师更成为校外暑期补习班招徕家长的“王牌”。

  在火热的暑假补课市场中,某名校高中老师干脆租了间教室公开“揽客”,夫妻携手开暑期补习班。记者在现场看到,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而据计算,老师夫妇一个暑假的补课收入竟超过25万元!

  高中老师:暑假在校外租教室开“夫妻补课店”

  经学生牵线,记者来到某高中王老师在上海某高校租赁的教室探访。这间补课教室大约能容纳50个学生,走廊里都摆满了座位。上课时间未到,教室走廊里已经有40多个学生等候着。门口等待的家长说,如果碰上考前“旺季”,走廊里的加座也会坐满学生。教室里的每个缝隙都会被塞得满满当当。

  声名在外的王老师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每年参加高考出题和阅卷,他的学生有人得过奥数竞赛一等奖,还有很多考上了清华北大……与此同时,王老师热心暑假补课,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场次”,并且课程规划从暑假到高考结束,假期之后补课时间移至周五晚上和周六,服务可谓“一条龙”:“补课就是为了考大学,光补一个暑假有什么意思?”

  每逢周二、周四和周六,王老师的课堂就成“捆绑销售”。当记者向他表示自己想上周二上午的课时,王老师当即推荐了10点档的英文课。王老师在早上8点档教数学,接下来10点的“黄金档”交给了他的妻子——同一个学校的高中英文教师。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王老师自己学校的“老主顾”,也有高考失利复读的“回头客”,还有通过其他老师引见的“关系户”。在这些学生眼里,王老师的课保质保量。比如答应上两个小时,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也会一分不差地补给学生,这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十分放心。

  记者算账:老师一个暑期补课收入超25万元

  对于暑期补课,王老师明码标价:一堂课两个小时,90元,10次一付。学生暂时没带钱,还可以“赊账”,但谁交过、谁没交,王老师都一一登记在册。

  在采访中,王老师向记者明确表示:夫妻两人暑假里一周要上9堂课,其中王老师上6堂课,妻子包办3堂课。记者看到,在王老师学生的博客里,学生们暗暗替王老师夫妇算过账:以一周9堂课、每堂课30个学生计算,暑期一周的收入即达到24300元,暑假一个月(按4周计算)收入97200元,一个暑假(2个月按8周计算)的收入就是194400元。

  这样的巨额收入,学生们在博客中一算,不免都吓了一跳,还有网友跟帖揣测老师有多少套房产。

  然而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堂课30个学生纯属“保守估计”。在记者所在的那堂课上,就有40位学生。现场学生表示,一般每堂课的人数会在40个左右浮动,但多的时候会超过50个。如此算来,一个暑假的补课收入按每堂课40个学生计算,至少将达到259200元。

  家长心态:一年砸下2万元“补课预算”,值!

  对于不菲的收费,学生家长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在教室外等待孩子下课的陈先生对王老师的补课班早有耳闻。王老师“出题老师”、“清华北大”的光环也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掏钱。陈先生说,自己准备在王老师的补课班上砸2万元。

  一年2万元的“补课预算”,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而陈先生却说自己“想得很开”:“用2万元钱买两分也是很合算的,毕竟高考差两分怎么办呢?这个钱花得心安。”

  “准高三”学生小周每天奔波于各处暑假补课“场子”,而为了上王老师的一节补习课,小周需要在酷暑中横穿整个上海。“老师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我可是真的在长征。”小周无奈地说。

  另有家长表示,现在补课的“行情价”都在一节课百元左右,有的收费高达200元甚至更多。王老师的90元已经可以看做是“折扣价”了。而且,对高三学生的家长而言,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名师,已经是庆幸不已,怎敢讨价还价?据《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