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有条件再从规模化的制砖机式的教育回归关注人的本身,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这同样是一场学习的变革”
“我们的基础教育面临一场变革,最核心的是要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使教育从成人为学生设定的生活回到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近日在北京一个教育论坛上如是说。
他的这番话,被现场专家认为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早些时候一个意见的很好呼应。韦钰说:“中国的教育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从小学到中学已经把学生压成同一个模子里的产品……”
“两栖世界”里的探索
“中国学生每天背诵大量文字以及强化口语练习,都是为了应对一切可能在中考与高考中出现的题目。”美国一家媒体如此描述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少,每个班的家庭作业都是一样的,课堂缺乏讨论,课外不关心社会生活。”
2009年9月,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中国教育体制过于强调尊师,太少鼓励质疑;过于强调死记,太少鼓励创新。这不是培养诺贝尔奖的方式。”
2001年6月,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即包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度认同这个目标的张卓玉认为,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于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如果把它引入教育,知识传授就不再是教育压倒一切的任务,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以传授知识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解决问题为起点的教育,必然伴随一批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关键词的出现:体验、探究、合作、展示。
张卓玉说:“多年来,我们在如何教的问题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今天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正在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
早年参与过中学、大学许多教育改革实践的张卓玉,走上省教育厅领导岗位后,感受到生活在“现实的体制内世界”和“理想的学术世界”这两栖世界里。一方面需要以规章、政策为执政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他从未停止对教育改革探索的追求。2009年,他把自己一系列人本主义的理论思考,梳理在《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一书中。
张卓玉认为,从以人为工具到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他说,“我们对一些激励人成长的流行语习以为常,什么‘知识改变命运’,什么‘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等等。殊不知这些口号给了学生无比沉重的压力。我们的教育不仅在把一个人的未成年时段当成了满足成年人某种愿望的工具,还把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今天当成了他们自己明天的工具,即所谓‘今天没有意义,一切为了明天’。于是必须以教育的名义把在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拿来使用,其使用的无限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以人为本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学生看成人,就是对学生要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按照这样的理解,教育的使命就是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张卓玉对人本主义这个新课改基本理念所作的概括和提炼,使原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深有感触。郭振有说,人文主义这个词多年前还是个禁区,2000年前后,有位教育行政长官还在批评成都某中学校长“不要对学生讲以人为本”,这样的教育管理理念直至2003年党中央把以人为本写进了科学发展观才被终止。
新绛中学:挑战“思维屠宰场”
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已有10年。义务教育阶段以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出现了突破性的变化,然而在高中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新课改却遭遇高考升学的体制性障碍,应试教育仍一统天下,课堂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据悉,我国正在起草中的《教师教育标准》,将使基础教育新课改后的教师工作重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这意味着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将要求教师尊重孩子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对话,特别强调教师要研究教育对象(学生),杜绝“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
“我一直以为满堂灌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可学生不买账。课堂上我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一位中学老师对自己多年钟情的课堂教学如是反省,“我们的课堂教学说好的是知识的转运站,说不好的就是思维的屠宰场。因为独立思考的学生得不到高分。”
“高中生对满堂灌式教学的普遍反抗方式就是睡觉。”山西新绛中学校长宁致义说,“我们2005年开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因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2008年全省推进高中新课改时,新绛中学已经完成对传统课堂的流程再造,形成了‘以学案为引领的问题解决式课堂模式’。”
这一模式把课堂分为自主课和展示课。每天上午五节为展示课,下午三节和晚上三节为自主课,以每节40分钟计,每天有效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由于可以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因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贯穿这两类课的一个文本名为“学案”,相对于传统课堂上教师编写使用的教案,学案则是教师为学生编写使用的,特点是把学习目标问题化、分层次,起到引领学生读书、学习的作用。
上自主课时,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读书、思考、查资料、同组间交流;完成学案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写一个学习报告;有不会的问题则写到师生互动卡上,在下课时交给老师。第二天上午的展示课,则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讲解、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思路、观点、方法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接下来进行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学生手头只有教材和学案,课后没有作业和练习,只有课前的学习报告。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减少了课时的同时得到减轻。
新绛中学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已走完一个循环,并以升学率证明了行之有效。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教授评价说: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风险太高,因为直接与高考对口,所以谁也不敢拿学生试验。其实只要调整一下视角,是让学生接受满堂灌,还是自主学习,余下的时间做体育活动和睡眠,哪种学习的效率高,学生最有发言权。
杨东平认为,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构建,是对我们整体教育理念的一次更新,更新的对象就是以往的以分数为本,以升学率为本,以少数优秀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为本等。这个价值观的理论构建要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相辅相成。新绛中学“由教到学,由教到导”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贵,就在于近年来高中阶段种种改革实践取得可以验证的成绩还不多,而新绛中学获得了成功。
“愿意多花时间接触教师和学生”是山西省内许多校长对张卓玉的评价。2009年11月,张卓玉在与新绛中学师生代表的一次座谈中指出:“你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学习的变革,因为解放了学生作为人本来就应该有的表达权、话语权和选择权,淡化了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界限,使学生的学习成了一个快乐的过程,一个享受的过程。”
“打破学校与社会隔离的状态”
“在这场学习的变革中,被推倒的理念还有很多。比如学生在校的任务就是学习,至于服务社会要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这个理念正在被一个新理念所取代:一个人从享有权利之日起,就要学会担当责任。”张卓玉说,满堂灌式的教学,本质上反映了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不信任。新绛中学改革的生命力就在给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相信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能力。事实上学生一旦被相信,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阳泉有所中学地处较偏,学生组织起来在分头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就‘市政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提出的改进意见,最后被市政府采纳。”
张卓玉认为:“与社会隔绝的学校,只会让学生在一个虚拟空间中变为学习机器,而学生需要在真实的社会里真实地成长。目前,自主、服务、责任、参与这些蕴含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关键词,在应试氛围下的学校教育中都很少涉及,或者说还很少进入到学生的层面。”
杨东平对张卓玉积极倡导“打破学校与社会隔离的状态”深表赞赏。他说,基础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为考试做准备的,而是为生活做准备。学生作为要生活在未来社会的公民,无论是未来的职业人,还是未来的配偶和家长,都需要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在国外,高中阶段都开设各种各样的家政课,日本的普通高中就有裁剪、厨艺,男生女生都要学。“张厅长能够通过很多具体的设计在省内60多所中学开展公民教育,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知道公民的权利是什么,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又是什么,这在国内的基础教育中是超前的。”
“我国教育从传统的私塾、官学、书院之类,在20世纪初转向吸收西方工业革命时代产生的班级授课制,是一场学习的变革。进入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有条件再从规模化的制砖机式的教育回归关注人的本身,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这同样是一场学习的变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研究员认为,“由于在第一次变革中我们以人为本这门课缺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现在要跟世界同步追求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补上第一次变革中的缺课。”
“为什么以人为本总是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行政化还很顽固,教育管理者的观念与之还有抵触,这必然使任何一项实质性的教育改革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程方平说。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其实教育并不需要太多的创新,真正需要的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简而言之,就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公平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文/记者周大平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