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新中国历史的总体认同度较高,但对具体问题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
大学生对新中国建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的认同程度较高,约98.8%的大学生认为,新中国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于对新中国历史不够熟悉,他们在对 具体问题的认识上还不够全面和到位,还存在不少的模糊认识。
1.对新中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但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大学生认为新中国六十年“既有成绩、也有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比例为87.2%;对新中国六十年历史“不清楚”的比例为6.6%。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新中国六十年取得的成绩是认可的,对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持肯定态度。但大学生们在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认识上,认知程度参差不齐。调研中,我们以简答题的形式让大学生就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谈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者的观点主要有:38%的同学认为,前三十年虽然物质匮乏,但人们有信仰、有追求,人们的道德情操比较高。35.9%的同学认为,前三十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物质精神文明基础较差,但民风朴实,社会风气好;后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提高,各方面进步较突出,但也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还有少部分同学存在一些模糊或片面认识,极少数人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割裂和对立起来。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得较好,但在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关系等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做出正确评价,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关系上,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调查显示,有约15.9%的同学没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对时代背景的把握不够好,只是就理论学理论。约7.2%的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存在模糊认识,如认为改革只是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等。这反映出现阶段的新中国历史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知识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对重大事件以及重要人物有所了解,但不够全面和系统
调查中,我们将新中国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郭沫若、钱学森、袁隆平、赵梦桃等20人,及其与之相关的20项重大事件,如:《论十大关系》、万隆会议、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女神》、中国航天之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劳动模范等顺序打乱,并让学生们进行连线,以答对12项为及格,结果及格率为74.3%。对于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有关的事件,学生们的正确率很高,达到了96.1%,而对于其他的历史人物,尤其是科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名人,正确率明显降低。在访谈中,当被问及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生平事迹时,有不少大学生表示,这些事件或人物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并没有专门探讨过,也没有更多的了解。调研中我们还隐约发现,凡是影视作品和当前媒体宣传普及比较多的知识,大学生们也相应掌握得较好。可见,新中国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还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
大学生对新中国历史相关课程教育教学现状总体持正面评价,但他们更希望在新中国历史的学习中能有专门的课程设置、专用的教材和高素质的教师
据了解,当前高校新中国历史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大学生总体持正面评价,但他们对相 关教材、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还有进一步的期望。
1.高校新中国历史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
据调查,当前高校除了历史系和部分政治系、党史系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其他院系很少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高校新中国历史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占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占2学分,这两门的总学分数为8学分,占到公共必修课总学分(14学分)的57.1%。关于这两门课程的课时量,大学生的看法如下:主张“保持不变”的比例最高。我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上述课程在不少高校都是大学生缺课率较高的课程之一,学生对此给出的解释是:(1)与自己的专业差距较大;(2)对自己未来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
2.约六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新中国历史相关公共课教材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调查显示,四成的大学生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材持肯定或基本肯定态度,还有约六成的大学生对相关教材评价不高。这说明高校新中国历史的相关教材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我们与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获得的信息,也证明了以上的判断。平时主动翻阅这些教材的学生不多,许多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特别是考研)和上课需要。所以,虽然问卷调查里有四成左右的学生认同教材“内容翔实,资料丰富,表述正确”,但对这一数据不宜太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高校现在通用的相关公共课教材,很难完整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学习新中国历史应该有专门的公共课教材。
3.一半以上大学生认为相关教师在教学素质和教学方法上还应继续提高改进
教师在新中国历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国史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们对新中国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如下:48.7%的大学生认为相关教师的教学素质“好”,44.5%的人认为“一般”,选择“差”或“没有感觉”的分别为3.2%和3.6%。根据我们随机抽样访谈获得的信息,更高比例的学生倾向选择“一般”,这反映出能够让学生真正满意的教师还占不到一半。对相关课程教师教学素质最应该继续加强方面的看法:55.2%的大学生选择了“改进教学方式”;30.7%的人选择了“充实教学内容”;14.1%的人倾向于“完善知识结构”。对于目前新中国历史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有31.5%大学生持肯定态度,表示“认同”,42.8%的人表示可以接受,还有约25.7%的人明确表示“要改进”。可见,新中国历史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几点建议
清代杰出思想家龚自珍曾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教育素有“精神国防”之称,进一步重视历史教育,尤其是新中国历史的宣传、教育和研究,有效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诋毁和误读,对广大青年学生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确认识和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传播新中国历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调查显示,课堂教学仍然是广大学生了解新中国历史最主要的渠道。学生接受新中国历史的教育始于中学,甚至小学,所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配套和衔接十分重要。从当前中小学历史教学与大学历史教学的衔接来看,存在着较多的重复、割裂,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为此,统筹规划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历史课程教学体系,明确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和教学重点,使各阶段实现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衔接,是加强新中国历史教育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2.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新中国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创新
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在此背景下,充分运用影视剧、互联网以及移动网络等多种新技术手段,依托校园文化平台,采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新中国历史的教育教学,实现新中国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创新,是有效增强广大学生对新中国历史的兴趣度,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相关知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3.进一步净化新中国历史相关内容的媒介环境
调查显示,当前大众传媒中不乏讴歌新中国辉煌历程的优秀作品,但也存在一些以“解密”、“口述”、“戏说”为名,行歪曲、颠覆历史之实,误导受众的作品。为此,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书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大众传媒中新中国历史相关内容的监督和管理,净化新中国历史相关内容的媒体环境,也是有效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袭的重要手段。(光明日报专题调研组 执笔人:刘维芳、曹守亮、姬文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