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瑞和马克应该都是“90后”的大学生,从他们的文章和讨论中,我看到的是年轻人对生命、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而且是原创的、独立的思考。青年人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朝气蓬勃,不盲从、不愚昧,勇于冲破教化的桎梏和束缚,得出自己的结论。
王石瑞的文章是在谈幸福,谈怎样活着才能够最大化地得到一生的幸福,而幸福,其实是每个活着的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先有神学再是哲学然后科学,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探讨天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而终极目的说到底只有一个,就是人活着是为什么,怎样活着才能够幸福。心理学也不例外,而且也许是最贴近追求幸福的学科了。王石瑞由经济学原理联想到人生幸福,其实跟心理学某些思想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石瑞说:我只羡慕幸福的人,而那些金钱、地位、成绩又有什么用呢?!我想,他是直接地、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追求的是人生幸福,而非外物。可是社会上的很多人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外物的追求上,对他们来说,金钱地位能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让他们获得尊重、获得认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因此,可以说追求外物追根究底也是为了获得幸福——我们的社会,不就宣扬着一种价值观,认为人有了金钱、地位,成功了,学生成绩好了,就会得到幸福吗?
可见,人活着都是为了幸福,只不过有时候外在是获得幸福的媒介罢了。于是,这又引出了下一个话题:幸福和痛苦的关系该怎么处理——是先痛苦才可能会有会幸福呢,还是适当的享乐也并不影响幸福的到来?也即怎样生活才是最幸福的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生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任务要完成,不能提前或滞后,比如人在早年最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这样人才会在内心形成良好的安全感、信任感,在今后的人生中积极乐观,抗压力强;而如果人在早年只得到了很少的爱,吃了很多苦,那么成年后也很难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再如,人在小学阶段是要培养勤奋、守纪律的习惯,从学业中得到自信,如果这时家长一味纵容溺爱,那么他在今后将很难形成自信,也难于自律。所以“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为了将来牺牲现在,为了追求快乐牺牲了将来都是不明智的”。
不仅如此,人生每个阶段的风景都不同,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生活的体验,而不是为了冲向某个目标:“属于这个年龄的事只有这个年龄做才有意义,会学习会生活的生命才完整。”“现在可以跟哥们儿去打Dota,等老了,还能体会到5个人坐一排拿着鼠标戴着耳麦大喊大叫的心情吗?”—这些看似是关于享乐和受苦的博弈,而其实是在探讨怎样度过人生最有意义。
很显然,这些观点是异于教科书的,但是它们却非常有意义:这是在新社会、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新时代下对生命、对幸福的思索。他们勇于突破传统束缚,独立思考,而不是毫无分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做别人期待的事情,这是对自我的彰显,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能够看到,他们更加关注生命的品质、关注生活本身,关注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福祉,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相信他们也能够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活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执业心理师 王丽荣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