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刘冬梅: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何以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社海口12月6日电 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何以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访海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刘冬梅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2009年,流传于中国海南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2月5日,此项传统技艺通过评审,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何以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刘冬梅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何被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刘冬梅: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即描述了黎族先民采集棉花纺织衣物的活动。
千百年来,黎族妇女使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等作原料,通过纺成线、踞腰织机织成布、绞缬古法(扎染)染成色、灿然多色绣成花,织造出瑰丽华美的黎锦。黎锦古称“吉贝布”,质地细密、坚实、光洁、耐用,以色彩鲜艳、图案多样、工艺精湛而闻名,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
黎锦可以制作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风格多以黑色为基本色调,常用红、黄、白、蓝色线相间起花,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图案。黎族织锦,全凭手工,创造精美图案。手工是黎锦的灵魂,也是黎族织锦价值的体现。
经过不断传承创新、举办国内外展示活动,古老的黎锦已逐渐融入现代生活,走向时尚化、年轻化、国际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其得到更广泛传播、关注和支持,促进传承和发展。
中新社记者:此次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何意义?
刘冬梅: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提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不仅能提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文化地位,还可带来更多资源和机会,有助于吸引更多研究者和保护者参与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其次,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如培训传承人、举办传习班、录制和出版相关资料等,确保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促进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技艺的学术价值,为传承人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第三,推动技艺的现代化应用和市场推广,增强技术应用和创新在保护中的作用。通过鼓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传播能力,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将黎锦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从而促进技艺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发展。
中新社记者: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蕴含怎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刘冬梅: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蕴含着黎族人民的文化价值观、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世人开启黎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长期以来,黎族妇女发挥想象力,在生活实践中用夸张、抽象化的手法对自然景象和生产生活进行描绘并转变为几何图形,创造了丰富的黎锦图案。黎锦图案多达百余种,日月、山河、花卉、草木、走兽、飞禽、神话人物等均可作为灵感来源,艺术化呈现了海南青山绿水的壮美;高度简洁的线条语言也传递出浓郁的艺术气息。
黎锦图案之美,是黎族织女秀美身心的艺术诠释。正是黎族妇女敏锐的观察力和巧妙的技艺表达,才使得黎锦如此生动鲜活,彰显出浓郁的地域艺术审美情趣。
黎锦是族群或群体标志符号。黎锦服饰图案是黎族各支系各村落的标志符号,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特别的标志,即使同一个支系,由于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村落),其服饰图案也有所不同。这与黎族各支系居住的环境和传统习俗有关,相互间不得混淆或假借。
黎锦文化也与黎族信仰相关。古代黎族民众将各种自然现象的原因解释为某种异己精神力量的活动,并以感激、虔敬和畏惧的心情对之加以崇拜,力求与之修好。在精神力化为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将这种崇拜之心表现在黎锦图案上,希望通过穿戴的方式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安定。
黎锦还承载着黎族人民的精神寄托。黎族女性将内心的情感与朴素的思想用手工织造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达,使得织锦的生命价值远远超越了物质和艺术本身,而成为伴随黎族妇女一生的重要情感载体。从六七岁开始拥有织机到优雅老去,黎族妇女终生不忘陪伴自己的织锦工具。三亚黎族就有将织机和死者生前最华丽的一套黎锦服饰作陪葬物的风俗。她们善于用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无声的色彩语言,如用绿色象征希望与生命、红色象征自信与荣誉、黑色象征安康与吉祥等。
黎锦广泛应用于黎族服饰和家居用品,其中以妇女的筒裙最具代表性,有“黎锦魅力尽在筒裙”之说。筒裙底色多为黑、蓝二色,再加以色彩艳丽的自然、人物、动物纹样或几何图案,将黎族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憧憬一起镶嵌进黎锦之中。
中新社记者: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传承与创新,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焕发新光彩?
刘冬梅:近年来,海南通过政策支持和立法保护,确保黎锦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 ;举办黎锦文创设计大赛、民族时装“村秀”等活动,扶持黎锦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创新及包装设计,促使更多特色黎锦文创产品不断涌现;开办黎锦技艺传习馆和培训基地,鼓励支持艺人参加黎锦国际化人才培训班,赋能黎锦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传统工艺想要拥抱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读懂当下“潮流密码”后进行创新。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时尚化、潮流化、年轻化、国际化设计的新潮黎族服饰及黎锦文创产品,像采用单面织法的黎锦手提包,带有黎锦元素的围巾、首饰、抱枕等各类文创产品。古老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当下流行趋势结合,融入现代审美,焕发了新的活力。
201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览 ;2023年,海南省五指山市先后派出6批次共78名非遗人才,赴意大利、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进行黎锦文化展示展演;2024年9月,黎锦亮相巴黎时装周。
面向未来,黎锦可以走高端定制路线,彰显个性,避免同质化;可以通过品牌化运作吸引消费者,提升其市场价值 ;可以通过国际化和故事化策略,以文化故事生成形象、形成产品,让流行追随非遗,而不是非遗追随流行,增强国际影响力 。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发扬光大的新路径。通过数字技术搜集、刻录并保存黎锦图案,创建内容丰富、分类清晰、查询便捷的海南黎锦数字博物馆,实现对黎锦文化的数字化管理,让黎锦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示给世界,为人们了解黎锦文化提供便利;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对黎锦图案、纹样进行数字化处理,创新纹样形式,也能让黎锦赢得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完)
受访者简介:
刘冬梅,历史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南历史文化、黎学、苏学等,承担完成过多项古籍整理项目,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多项各级类型项目,出版《清朝经营海南黎族研究》《琼中史》《黎族研究与黎学学科建设概论》等著述多部。
东西问精选: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1月30日 18:30:22
- 2024年11月30日 12:40:15
- 2024年11月30日 12:38:42
- 2024年11月29日 19:53:30
- 2024年11月28日 20:57:20
- 2024年11月27日 21: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