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郑家屯战俘营“失踪”营址
6月10日,“战俘营寻访团”的汽车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途经辽宁、内蒙、吉林三境,终于抵达了吉林双辽(旧称郑家屯)。
没有片刻停留,按照辽宁省委党校王建学教授的指引,我们驱车直往“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分所——郑家屯战俘营旧址所在地,双辽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家屯战俘营成立于1944年10月14日,位于关东军驻郑家屯独立守备大队司令部院内。1944年10月和11月,先后两批盟军战俘被押送至这里,他们绝大多数为盟军高级将领,其中包括72名准将以上军衔的将军,以及校级军官476人。1945年5月21日,郑家屯战俘营关闭。战败撤退前,为销毁罪证,日军用轰炸机将战俘营全部炸毁。
“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有的学者认为郑家屯战俘营的遗址是当地火车站左侧500米处的几栋俄式建筑,但经过实地考证和分析,我们认为此种说法并不确切。”王建学教授告诉记者。2008年,王教授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研究室研究人员高洋来郑家屯进行战俘营的实址考证。他们发现,几栋俄式建筑距铁路只有100米左右,与温莱特将军“这座破旧的战俘营,离铁路有半英里的距离”的说法相去甚远。在对当地老住户调查走访中,一位叫宣同祥的94岁老人告诉他们,郑家屯独立守备大队的位置应该在人民医院附近。
双辽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之前被称为“铁路医院”,有着60多年的历史。与医院相对的“郑铁俱乐部”曾经是铁路人员活动的场所,现在已经荒弃不用,俱乐部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广场。“这个广场应该就是当年战俘营的操场。”王建学教授说。当年的战俘,荷兰中将德富莱摩曾画有一幅郑家屯战俘营的草图,上面清晰显示了这个操场的存在。
中午刚过,“郑铁俱乐部”前的广场上走来几个前来散步的老人,86岁的老刘太太是他们当中最年长者,“我1958年来郑家屯,那时这周围啥也没有,就一个铁路医院,一个俱乐部。”“这里更早的时候还有啥?”记者忙追问。“再有啥我也不清楚……当初听人说,小鬼子没走前,这里有大兵营,有狼狗圈,我来的时候,还能看见一个炮台座子……”
下午,在附近一处红砖楼里,我们找到了93岁的郭祥。他曾经是满铁的火车司机。“日本人的守备大队原来在铁路医院西边,用铁丝网圈起来,宽有半里地,周围没有一处人家,当时谁也不敢接近。”老人回忆。
“周围居民不知战俘营的详情,说明日本人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从警戒程度上看,日本守备队司令部关押的战俘应该是特别重要的犯人,这与所关押战俘的特殊身份是一致的。”王建学教授帮助记者分析。
从郭祥家回来的路上,我们在人民医院旁边一个小卖店停住,王教授指着路边两块混凝土石墩说:“上次寻访,周围有老人告诉我,解放以后,从这里挖出来过日本守备大队营房的墙基,这两块应该就是。”
记者用脚使劲踩了踩这两块石头。没想到,60年过后,它们还是那样清晰而坚硬。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
1942年11月11日,约1500名美、英等盟国军队的战俘被押送到达奉天,接受劳役。这群异国人先是被关进北大营的“奉天临时俘虏收容所”。半年后,为了加强对战俘的管理,日军又修建了新的“俘虏收容所”,这就是位于现在大东区地坛街30-3号的“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战俘营只使用了不到三年,便因为日本战争的失败而废止使用。解放后,这里被改造为沈阳机床二厂,后来又被中捷友谊厂接管,成为职工宿舍。
现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尚存的主体建筑为一号战俘营房,为两层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大约有20个房间。营房内部现已重新建起南北两排木板大铺,每排有床铺20个,分上下两层。按照当年的标准,每个床铺上住8名战俘。在战俘营的入口处,还有当年的水塔和锅炉房烟囱保存尚好。
辽源西安战俘营
“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二分所——西安战俘营旧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警备区司令部大院的东山坡上,目前保留有五间日式红砖平房的地上建筑,还有等待清理的地下建筑及地道。
西安战俘营建在当年日本关东军西安县守备队的驻地“北大营”。1944年12月1日,日军将温莱特等16名盟军高级军官和16名勤务人员押送至此,关押在“北大营”东面一个小四合院里。这些高级战俘很可能被当作最后停战谈判的筹码,战俘营的那些地下设施,日本人在平时可以进行防御空袭,必要时候可以转移战俘甚至秘密杀害战俘。1945年8月,美国战略服务局奉天战俘营营救小组从这里解救了温莱特中将和珀西瓦尔中将。
2008年,辽源市政府将西安战俘营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本版撰稿 见习记者 闻达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