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的价值:与环保主义异曲同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养生文化的价值:与环保主义异曲同工
2010年06月22日 10:09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改变,在当代社会,居民的健康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已经由传统社会中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高,以及传染病肆虐等,转变为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异军突起。慢性病的成因与饮食运动、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对于防治慢性病、增进人民健康恰恰具有重要的价值。

  养生保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理论方面,它具有 “天人合一”的深刻哲学基础;在实践方面,它早已被人们千百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其行之有效。养生保健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大体可以包括部分中医药的预防、治疗和保健方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食补食疗等养生方式,气功、武术等传统运动项目,以及根据四时节令和气候的更替,因时而变地调理身心的各种理念和方法等等。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流变,这些理念和方法深入人心、流传广泛,为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中华文化的创造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养生保健不但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和未来,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物资匮乏、经济和医疗技术落后的时期,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营养不良、传染病肆虐等。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这几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那就是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以及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许多新型疾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包括对空气、水源、食物、土壤的污染和对森林等植被的破坏,这种污染导致癌症高发。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吃得太饱、太好,而且缺乏运动。脂肪、糖分和热量的过度摄入,以及体力劳动减少、久坐不动的劳动生活方式,导致了超重、肥胖高发,进而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新型疾病高发,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病种。这些疾病不但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以及整体经济造成了严重负担,而且居民健康素质的下降,还会降低居民的幸福程度,损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威胁,西方文化中有两股强大的力量分别与之对抗:环保主义和体育运动。在许多欧美国家,这两股力量都具有 “全民皆兵”的群众基础,并且深深渗透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随着 “西风东渐”,环保主义和体育运动早已传入我国,但作为 “文化的舶来品”,其影响力一直有限。环境保护更多让位于经济发展,而在体育运动方面,片面重视职业性竞技运动、忽视群众性健身运动的局面一直存在。卫生部开展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78%的城市居民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而在18—44岁年龄段的城市居民中,这一比例更高达86%。也就是说,在城市居民中,年龄越轻,参加锻炼的人越少。

  在居民健康面临挑战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充分挖掘、整理和弘扬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使它在新时期发挥积极的作用。养生保健中关于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就包含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珍惜。作为一种内生于我国历史传统的文化,养生保健的一整套理念和方法,比西方传入的现代体育运动更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同,更有条件实现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普及。它们在应对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方面,与西方国家的环保主义和体育运动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养生保健文化虽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由于我们一直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教育普及,致使这一领域庞杂凌乱、良莠不分。一些企业和不法分子甚至打着 “养生保健”的旗号,去从事坑蒙拐骗的活动。这种现状不但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还给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损害。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政府有关部门、教育和医疗机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和大众传媒,都肩负起责任来,挖掘、整理、生发、弘扬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蕴含的精华和价值做出符合现代性的阐释,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当人民群众掌握了养生保健文化的精粹,这种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就可以在维护居民健康、增进社会福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可以在当下的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价值。

  文/封寿炎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