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6月4日,江苏镇江市,原定当日下午1时许进行的第一块疑为《瘗鹤铭》残碑巨石的打捞,由于巨石发生碎裂,致使打捞工作暂停。打捞人员表示,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将尽快制定新的打捞方案,完成打捞工作。据了解,由于镇江市正在对焦山水域的闸道进行改造,今后大型打捞船只将难以进入,此次寻找《瘗鹤铭》残碑被认为是“最后一次努力”。 中新社发 陈岗 摄
资料图:6月4日下午,正在江苏镇江进行的《瘗鹤铭》疑似残石打捞工作出现意外情况:打捞的最大一块江底残石在出水一米时开裂松动,江边小块残石受连带碎裂、滑入江中。打捞工作紧急暂停,陷入尴尬局面。中新社发 唐娟 摄 中新社发 摄
中新网南京6月22日电(记者 唐娟)21晚间,记者在采访《瘗鹤铭》坠江疑似残石打捞现场总指挥王雷处长获悉,被誉为中国“大字之袓”的《瘗鹤铭》四块坠江残石已全部出水,但是出水的石块上是否存有《瘗鹤铭》“真字”有待考古专家的进一步考证。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由交通部组织的对《瘗鹤铭》水下疑似残石最大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打捞工作开始实施。今年6月4日,由上海打捞队派出“勇士”号浮吊船担负打捞工作,在江苏镇江海事局等多部门的配合下,首次打捞正式开始。但是首次起吊并不顺利,第一块残石在刚刚露出水面就出面碎裂。“原本打算改变打捞方案再起吊,但是经过考证,我们最终并没有改变原定的打捞方案。事实证明后三块石头的打捞都很成功。第一块石头确是因为风化太严重了”王雷如是说。据他介绍,10日、15日三块残石相继平安出水后,最后一块石块也在19日下午1点45分被成功打捞出水。
《瘗鹤铭》是古人为葬鹤而撰写的一篇铭文,原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栈道摩崖之上,临江绝壁,后山石崩裂落于长江。《瘗鹤铭》是中国古代书法篆隶向楷书过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历代书法学者对它赞誉不断,认为它达到了楷书字体的最高境界,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
如此难得的中华瑰宝遁入长江后,从南宋起零星打捞从未间断。现存的5片残石90余字,成为焦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自残石被发现以来,对它的时代、作者、思想艺术性等方面的研究至今未有定论,使其成为“千古之谜”。
目前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馆长丁超已组成专家组对出水石块进行考证。据了解,在残石上发现的疑似印记是自然风化形成的还是碑刻印记,亦或是否真是《瘗鹤铭》真字还有待专家分析考证。但此次四块疑似残石全部出水后,这一萦绕在历代墨客心头的“千古之迷”将有待定案。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