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物修复初开放 7道工序还原瓷器(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圆明园文物修复初开放 7道工序还原瓷器(图)
2010年06月19日 17:1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圆明园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等待修复的瓷片。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修复全程将开放至今年10月18日前夕,观众可隔着玻璃参观。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片片破损的瓷器残片在工作人员的妙手下,逐渐“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青花碗、青花瓷……从昨日起,圆明园出土文物修复首次开放,市民可在修复现场见证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据悉,此次修复的瓷器是从圆明园近40年发掘的3万多片瓷器残片中挑选出来的,以康熙年间的为主,约有500片左右。

  一片片破损的瓷器残片在工作人员的妙手下,逐渐“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青花碗、青花瓷……从昨日起,圆明园出土文物修复首次开放,市民可在修复现场见证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意外拼接出康熙青花龙纹碗

  昨日上午,在圆明园内的“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数百片大大小小的瓷片摆满了工作台,分拣、清洗、拼接……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对瓷器进行不同的修复工作。

  据文物修复组专家介绍,此次修复的瓷器是从圆明园近40年发掘的3万多片瓷器残片中挑选出来的,以康熙年间的为主,约有500片左右。这些瓷片多出土于长春园、畅春园,且为使用的器物,如碗、碟等。缘何在这两个地方发掘出这么多瓷器?目前还在论证中。

  作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需要修复的150件文物中,此次修复的为首批文物,20件瓷器。目前,经过前期分拣、清洗等,已大致拼接出6至7件完整的瓷碗,拼接一件瓷器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此次还意外拼接出一件康熙青花龙纹碗,价值相对较高。

  修复全程开放至10月18日

  据介绍,因修复现场条件有限,大型石雕、琉璃、玉器的修复并不对外展示,游客看到的主要是瓷器的修复过程。修复过程中,一种为不完整修复,即修复后能看到瓷器上有金色的修补痕迹,提醒世人这是修复过的文物;还有一种是正面原样修复,但背面保留石膏原色。对于每件修复的瓷器,圆明园都将拍照存档并建立3D影像数字化文物档案。

  为防止待修复的文物遭意外损坏,组委会在修复现场内安装了监控探头及消防烟感装置。文物保护志愿者现场进行圆明园文物发掘、修复的相关知识讲解,同时配有记录圆明园兴衰300年的老照片、手卷、铜版画及200多件康雍乾三朝的珍贵瓷片展览。

  修复全程将开放至今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前夕,观众可隔着玻璃参观。到今年10月,修复完成的文物将交付圆明园保存并有望举行巡展。

  瓷器修复流程

  碎片分拣→清洗碎片→拼接碎片→补配瓷片→瓷器上色→瓷器做釉→瓷器做旧

  - 揭秘

  7道工序还瓷器“真身”

  从碎片到完整的瓷器,这看似神奇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昨日,修复组专家对此进行了讲述。

  工作人员首先要对瓷器碎片进行分拣,按青花、粉彩进行分类。再用刀片、牙刷轻轻剔除掉碎片上的污物,然后用清水清洗。焕然一新的碎片被摆在工作台上,拼接碎片的工作开始,这是修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清洗后的碎片必须处于干燥状态才能拼接。

  拼接完成后,瓷片之间会留下粘接细缝和残缺部分,对这些细缝和残缺部分要进行补配。补配过程中,要根据器物本身及损坏程度来确定用什么方法补配,补配材料以器物本身的材质为依据。

  随后就是上色和做釉工作。要根据瓷器本身的颜色、釉层的厚薄做出相应调整。要以器物本身的颜色、纹饰、质感为依据进行上色,使填充上色处尽量与器物本身合为一体。修复现场,一名技师用石膏将残缺的部分补齐,然后涂上金粉;另一名技师则根据器物本身的颜色、纹饰上色,使填充上色处尽量与器物本身合为一体。

  最后一步是调整做旧,对新配补处进行做旧处理。做旧时,除了需要对文物本身的颜色观察及调色准确外,更重要的是寻求对文物质感的体现,尽力模仿文物自内而外的自然感觉。

  - 背景

  康雍乾150件文物待修复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启动“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基金会组建文物修复专家团队,对150件圆明园受损文物进行全力修复和保护处理。

  这150件文物是历年清理圆明园遗址及考古发掘采集、出土的文物,很多都从未对外展出过,且大都是康熙、雍正、乾隆3个朝代的文物,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琉璃等。

  本报记者 蒋彦鑫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