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未邀黄晓明拍自传 很少看其他同龄人作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郭敬明:未邀黄晓明拍自传 很少看其他同龄人作品
2010年06月17日 09:1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2010年5月9日下午,80后作家郭敬明携《最小说》作者王小立、卢丽莉亮相深圳中心书城。郭敬明为读者签售最新长篇力作《小时代2.0虚铜时代》和堪称其“权威作品”的《夏至未至》;《最小说》团队的人气作者卢丽莉签售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直到最后一句》;王小立则带来人气作品《任凭这空虚沸腾》。 中新社发 赵石羊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收获》刊登新作《爵迹》引起争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文学创作、办公司及80后作家

  郭敬明 现在只是起点,远未成功

  郭敬明 1983年6月生于四川省自贡市。“80后”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幻城》、《小时代》等,2005年3月,《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推出的“ 福布斯2005名人榜”中,郭敬明位列其中,排名第92位。2008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以《China’s Pop Fiction》(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评价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即将于8月推出新作《爵迹》。

  近日,老牌文学杂志《收获》“长篇专号”2010年春夏卷刊登了郭敬明的新长篇《爵迹》,消息一经披露,《爵迹》的文学价值、纯文学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就引起了争议。本报记者采访了青春小说作家郭敬明与《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谈《收获》

  我和其他作家一样

  新京报:这次《爵迹》登在《收获》杂志上,是怎样的契机?

  郭敬明:《收获》登黄永玉老师的一篇文章,之前我跟黄老师有过接触,所以他们想邀请我点评一下。然后就写了一个,后来他们说也欢迎投稿,将来也可以有合作,正好自己有一本长篇小说马上要发表,我就问他们长篇可不可以,我就让他们看了一下,他们说OK的,然后就登出来了。

  新京报:去年你的作品还曾经登在过《人民文学》上,那一次杂志销量有了明显提升,上次合作下来有什么感触?

  郭敬明:我倒还好,因为可能舆论关注比较多,但是对我而言就是我的一篇作品,然后有传统文学杂志可以刊登,我自己也是感到荣耀,但是刊登出来对我产生不了那么多的影响。我很少关注新闻什么的。

  新京报:平时会读这一类的杂志吗?

  郭敬明:偶尔读,不是每期都买。我平时看杂志都不太看文学方面的,一般会看时尚类、财经类。

  新京报:一直以来很多人觉得文学分传统的严肃文学和青春文学,你觉得有必要吗?

  郭敬明:每一个杂志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收获》主要登传统文学,《最小说》就是青春文学,每个领域有它不同的风格。但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没有那么多分别,读者会喜欢各种各样的类型,你没办法要求今天的社会所有都是一个类型一种小说,那这个文学圈也太枯燥了。所以我觉得每一种类型,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喜欢的人群,这些存在都是很有意义的,百花齐放最好了,不要太单一。

  新京报:有些人会觉得你这两次和传统文学杂志的合作,是打破了某种界限?

  郭敬明:我自己没有那么多考虑,都是我有这样一个稿子,然后这家杂志社愿意刊登,对我来说我也很高兴很荣幸,其实跟其他发在《收获》和《人民文学》上的几百个作家是一样的,我们的心态是一样的,稿子刊登出来我们很荣幸,至于杂志社为什么刊登我们的稿子,是为了商业还是稿子有传统意义存在,更多是杂志社团队考虑的,但是我们作为作者不会考虑这些。

  谈郜元宝批评

  不足之处是我要改的

  新京报:听说这回稿费是1.6万元?

  郭敬明:还没收到,我没问过稿费是多少。

  新京报:假设是1.6万元的话,这个稿费比起你自己的杂志,哪边稿费更高?

  郭敬明:那肯定不能比。《最小说》稿费也不高,我自己出书赚的钱肯定比登在杂志要高,远远不止1.6万元。不同的行业不同领域有它不同的标准,如果今天《收获》是这样的标准,我也不会要求专门为我而改变标准。

  新京报:《收获》在登《爵迹》的同时也登了两篇评论。郜元宝的评论批评了你的小说,你怎么看?

  郭敬明:我两篇都看了,都挺喜欢的,特别是第一篇郜元宝老师写的,我还专门给《收获》的编辑发了短信,说代我转达对郜老师的谢意。他讲到的那些缺点,都是我这里很薄弱的,很需要去改的。包括他讲世界观、政治宗教、语言累赘,都很到位。因为《收获》登的版本是我以前在《最小说》连载的版本,每个月都会要有一万字的连载,那个时候时间档期都很紧,没办法把文字雕琢得很精细,必定会有多余的地方。在8月份推出单行本的时候,这些都会改掉,包括郜老师提到的对人性的追问等。

  谈长辈 黄永玉很有个性也很好玩

  新京报:这些年你和很多老作家有一些互动,比如和王蒙和黄永玉,和他们的交往有什么感触?

  郭敬明:他们经历过的年代比我们多,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所以说跟他们交流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很缺乏这一块。由于年龄的关系,有的时候还是很肤浅,缺少深度,每一次跟他们交流,我都很珍惜。最难得的是,我所接触到的这些长辈们,对我的态度都是很爱护的,他们愿意告诉你人生中的一些道理,愿意来指正你的不足,这是我很感动的地方,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新京报:你接触的这些老一辈里,给你最多帮助的是谁?

  郭敬明:每个对我都挺好的。我没有跟他们经常见面,大部分都是活动或者某些场合正好见到,没办法聊得太深,但是他们的态度对我而言很重要。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传统评论界对我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当你真正接触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其实对你是很宽容的,这一点就让我觉得很难得也很感动,我也很虚心去听他们说的,因为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包括这次郜元宝老师的点评,我看完之后没有觉得很生气,我反而觉得他真的写得很对,我会按照他写的去改正。

  新京报:我看黄永玉对你评价挺高,还说如果来北京随时可以去找他,你觉得你身上什么特质打动了他呢?

  郭敬明:我觉得还是年轻人的这种气息,黄老师很有个性也很好玩。别看他八十几了,他心态很新锐的,也很会跟你聊。他说你下次来北京我想听你讲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他也问我,怎么看生老病死、怎么看年代,等等。他对任何事情都很宽容,对任何观念都很接受,不是一味地否定。大气,是一个智者老人才会有的。这些我就做不到,我现在看一些九零后,我搞不懂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不会,他愿意来了解你,放下身段很包容地接受。他可能不认同你的这种方式,但是他接受、尊重你的选择。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