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武:嬉笑怒骂皆漫画
95岁的漫画大师华君武昨天在京病逝。他曾对本报资深编辑、漫画家天呈说,对漫画要“从一而终”,现在,他把这样一生执著对待的艺术永远留在身后了……
不画漫画是精神上的痛苦
当天呈听到从北京传来的这一消息时,哽咽了:“去年5月26日,丁聪去世,现在我们又失去一位漫画大师……”
天呈说他第一次见华君武是在1982年,那天华君武对他说的那句话让他无法忘记——“对漫画要从一而终”。在天呈看来,华君武的一生里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漫画了。有人说华罗庚开会时在桌子底下运算数学题,这样的“神游”也常会出现在华君武身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开会聊天只要他一出神,脑子里定是另一片漫画天地。华老说,不画漫画是精神上的痛苦。
嬉笑怒骂皆漫画,多少年,那些激发人深思自省的构思,那些或让人忍俊不住、或让人感慨铭心的漫画,都是华君武深夜创作的。不论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人民日报》做艺术部主任,还是1953年后兼管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华君武白天要做许多行政工作,漫画创作都放在晚上。“文革”前,华君武和时任《人民日报》社长的邓拓住前后院,几乎每天的后半夜两点之前,两人的窗户都亮着灯。白天相遇,一个说:“昨晚又熬夜了!”另一个点头,两人相视而笑。
“华君武对漫画的热爱是在骨子里的。”天呈记得,1988年他和华君武一起去哈尔滨第一空军飞行学院做讲座。那一个星期,华君武每天6点就起床锻炼身体,随身必带一个收音机,一边听新闻,一边嘴里念叨着:“这事情太不像话了,可以画幅漫画。”“平日里,华君武自己会上农贸市场买菜,去邮局寄信,他出差不喜欢坐软卧,说坐硬卧能观察生活百态,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最近几年,因为身体不便,华君武不能上街了,他写信给天呈吐苦水:“我现在出不去,到了创作的枯水期,今年只画了七八幅画。”“我现在垂死挣扎,今年只画了一幅……”
和《文汇报》是老朋友
对于《文汇报》,华君武是老朋友。在1985年5月至1989年8月期间,华君武应约在《文汇报》上连载了他的系列漫画“疑难杂症”,共58幅,几乎每月一幅。独特的视角、深刻的观察和犀利的讽刺手法,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1999年,《文汇报》针对当时的社会热点策划了一整版漫画,天呈说,当时时间很紧,与华君武约好稿,他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画稿传真过来了。这幅名为《哈哈镜里老鼠精》的漫画获得了2000年中国新闻一等奖。
在天呈的记忆里,华君武给报纸画漫画是非常认真的,他的作品一般都以挂号信的方式寄来,画面十分整洁,没有任何涂改。有时,他会画几幅,挑好的寄来,寄出后如果又有新的构思,会打电话来说“慢点用”,重新画了再寄来,他不允许自己的作品存在遗憾。华君武的代表作《孔乙己不识洋酒吧》就画了三次,认为原先画的酒吧还不够洋味,又感到里面的“BAR”字不够大。天呈说,“一个老漫画家,如此创作态度,让现在一些“出门勿认货”的作者汗颜。”
天呈说,华君武是中国漫画界中的泰斗级人物,完全称得上大师,但是,他却保持与编辑平等的关系,全无傲慢与盛气。在编辑《疑难杂症》系列漫画中,华君武还接到过退稿,他非但没有发火,还感谢编辑的直言和意见。
画有风骨人幽默
人们都说,华君武是漫画家中的“革命家”,他的漫画作品充满了匕首般的力量。而漫画之外的华君武,同样爱憎分明。“第一,不要称我‘大师’,第二,我已经不是美协副主席了,一定要提的话可以称‘顾问’”,这是华君武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常有的开场白。他看到南京“美龄宫”内,让游客和长相与蒋介石相像的人合影,每次收费20元,他把自己的批评建议写信告诉有关部门。湖南某银行职员频频来信向华君武索画,华君武见他每次都用单位的信纸信封,非常生气,把这些信统统转到他的单位,对滥用公信办私事的行为尖锐批评。有一年,华君武去东北某地出差,那里的领导宴请他,席间拼命地灌他喝酒。华君武毫不客气地说:“中国人喝酒讲究品酒、呡酒,你们这是灌马尿啊!”有位集邮的读者来信对他提出如下要求:一、在纪念封上画张画;二、彩色照片两张;三、500字的简历。华君武复信说:“您的要求比入党申请书还厉害,恕不能照办。”还有一位读者声称专门收集各国元首及名人的签名和照片,要华君武满足他的要求,华君武回信调侃:“我不想和那么多总理、首相在一起。”
生活中的华君武也有风趣的一面。
——一次散步,他不小心跌入没盖盖子的沙井,伤了腿。友人电话慰问说,“听说你掉井里了?”华君武马上回了一句:“你不落井下石就好。”
——一次早锻炼,他不小心把股骨摔伤了,他说自己自不量力金鸡独立,真的“独立”了。
——他有一幅画,画着两只耗子,他用它与一位女画家换了一幅猫图。换回的“猫”装裱后被挂在鱼缸的上面,华君武对着镜框里的“猫”说,“让你看得见吃不到!”
2008年3月14日,是天呈最后一次去华君武的家。华君武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但坐在轮椅上的他却还不忘自嘲,他用上海话说,“我现在‘竽竽嘴’(用围兜)了,阿像个毛毛头(婴儿)!”天呈说,华君武那时的样子,真是可爱。
本报记者 李婷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