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几米、几十米直径的土坑,却莫名其妙地被扣上“天坑”的帽子;明明是不同成因的地陷,却都和地震征兆扯上了边。近日,我国各地屡现各种小型地陷,有网友戏称为“天坑”。而地球的另一端似乎也不平静,南美危地马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天坑”的出现,是否是地震等灾难的预兆?
“天坑”频现,这样的用语足以骇人。然而根据地质学定义,真正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圈闭的碳酸盐岩层壁,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大“石头坑”,其平均直径与深度均在100米以上,有的达到数百米。它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地形。许多“天坑”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
反观近来国内频现的“天坑”,直径多为几米或十几米,极个别的几十米,且多数出现在土质层中,属于“土坑”,因此无论是性质还是规模,都与真正的“天坑”有着天壤之别。专家认为,确切地说,最近各地频现的应该称为地陷,或者说地表塌陷。
地陷频现是否预示着地质构造出现了变化?它是否是地震的前兆?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地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应当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当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而目前频现的地陷分布零散,当地也没有出现过地震,且从未有地震学家将地陷作为地震的前兆,更没有证据表明塌陷是地震的前兆。
危地马拉有关专家在谈到当地出现的一个特大地陷时就表示,它与地质构造改变毫无关系,很可能是水流冲刷侵蚀所致。
从严格意义上说,和泥石流、山体滑坡一样,地陷本身属于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自古以来有之。近日发生的多起地陷事故大多发生在人员稠密地区和交通干道上,所以引起不小反响。
从另一个看似不相干的方面讲,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人们知晓世界各地发生各类事情的速度很快,对有些信息也较过去更为敏感,而不科学的推测和猜想也会借助现代通信手段迅速传播。
就地陷本身而言,其成因各不相同。可以说,除了地下水冲刷侵蚀等自然因素导致地表塌陷外,一些地陷的发生也确有人为因素。比如人类的生活和工程活动,高速公路长期负荷超标等,都有可能诱发和加剧地陷的产生。另外,长期超量抽取地下水,也会导致地陷发生。这些都在提醒人类: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