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类图书缘何热销?
◆观点1:“养生热”催生养生保健类图书热
◆观点2:国学热及中医热促使养生类图书热销
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胡国臣认为,近年来,随着生
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注重养生,从而使养生保健类图书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健康科普类图书市场十分繁荣,涌现了大量优秀图书,满足了群众的阅读需求。
对于近期养生保健类图书火暴,且多部作品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总榜的现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认为,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东方文化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出现国学热及中医热。其次,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由生活、饮食习惯造成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日益增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
养生保健类图书缘何被质疑?
◆现象1:国内养生保健畅销书作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
◆现象2:一些养生保健畅销书中掺杂伪科学内容
◆现象3:众多出版社涉足养生保健类、医学类图书出版
◆现象4:公布的销售数据远远超出实际销售数据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社长李俊卿认为,国外医学科普畅销书的作者均是医学专家,而国内养生保健畅销书作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她将非专业人士写的此类图书归纳为三个特点:一是以奇制胜,以偏概全;二是“无知者无畏”;三是书稿的出版大多是非医学专业出版社。非专业出版社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编辑,作者怎么写,出版社就怎么出。
胡国臣则直言,“养生健康类畅销图书中掺杂伪医学、伪科学的内容”。他感叹道:“原来说医学大家写科普的东西不易,而现在有太多并不具备严谨医学知识的作者从事这方面写作。”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社长陆银道说,在众多的养生图书中,中医养生类占一半。其中部分作者没有行医资格,甚至连学医背景都不具备,却成为养生保健畅销书作者。此外,他认为,一些养生类图书销售数据存在注水现象,公布的销售数据远远超出实际销售数据。
养生保健类图书缘何良莠不齐?
◆观点1:个别出版社片面追逐经济利益,把关不严
◆观点2:部分媒体推波助澜,使养生理论娱乐化
为什么养生保健类图书出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优秀的科普读物又有连遭质疑的图书?李俊卿将其原因归结为:一是有些读者在基本医学保健知识方面存在盲区,容易被人误导。二是有些非专业出版社经济利益至上,既无合格的医学编辑承担“三审”任务,又没有严格履行“三审制”的出版流程。
胡国臣认为,医学与科学养生应当有机结合,目前一些存在问题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则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很好的把握。
针对目前电视台、电台节目中出现的一些伪医学专家现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社长吴少祯认为,部分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养生理论娱乐化。
养生保健图书热带给专业社哪些警示?
◆观点1:专业社也要加强自律
◆观点2:专业社要多提供真正具有科学性的普及类图书
◆观点3:专业社应增强市场意识、改进运作机制、加强管理模式
胡国臣认为,面对纷杂火暴的养生图书市场,专业出版社也要加强自律。对专业医学出版社来讲,就是要多提供真正具有科学性的普及类图书,将真正的医学和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介绍给读者。科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吴寅泰也认为,推一些好书占领市场是很必要的。他说,如果真正科学的读物不去占领市场,伪科学的东西就会大行其道。
科普出版社副社长吕建华表示,面对社会需求,养生保健类图书大量出现,专业医学、科普出版社应反思自主策划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意识、改进运作机制、加强管理方式。
养生保健类图书应如何规范?
◆建议1:由有医学背景的作者创作,由专业出版社出版
◆建议2:加大监管力度,层层严格把关
◆建议3:增强出版社责任意识
◆建议4:对出版社、责任编辑以及作者设立准入门槛
◆建议5:建立评价、审稿、质量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并评选优秀图书
针对养生保健类图书应如何规范这个话题,多数出版社负责人认为,首先,出版社要对这类图书作者的医学背景认真把关,要由有专业背景的作者创作。其次,最好由专业出版社出版。胡国臣说,对于专业医学出版社来讲,希望将医学科普图书做得更科学一点,严谨性更强。医学,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健康,希望专业出版社推出更多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在内容上严格把关。
李俊卿也认为,“科学道理多半是平凡的”,科学知识适合去传播,而不适合去炒作。因此建议专业医学出版社在选题组稿时要注重作者的专业背景,建议出版管理部门将养生保健类图书归入医学类图书管理。
人民军医出版社副总编辑姚磊认为,出版养生保健类图书,应该选择专业化的出版社,让专业化的编辑介入,而作者的专业化也确实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说:“不是说只有一两个医学编辑就可以,要有一个完整的程序,设立医学编辑部等。此外,还要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编辑要多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另外,加强审读、监督和评论,同样会发挥作用。还有设立规范指标,对养生保健类图书进行评奖推荐,这对出版社能产生触动,有助于养生保健类图书出版的规范。”
王国辰表示,对养生保健类图书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对每个选题的出版流程都要监控,层层严格把关,把好科学关、把好严谨关。因为现在形形色色的养生保健类选题都涌现出来,而且都很诱人,所以出版社要加强审核能力及水平。他说,“我的意见就是重视专业、重视监管,还有就是出版资质的问题。能对出版社、责任编辑、作者都要设立门槛。另外就是要建立评价机制和图书审稿机制。最后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你可以出,但是要对科学性把握得非常严谨,要加强责任意识,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对专业出版社同样如此,不能因为是专业出版社就放松监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认为,中医及养生文化是多元的,但一定要严格讲究规范化,出版社应该加强责任感。他强调,出版社社长、编辑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要懂得什么是科学和文化的区别,文化可以多元,科学必须规范,所以一定要区分开,把握住这个界限。
陆银道认为,出版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十分强调社会责任。许多国家有这类图书出版准入制度,凡是写健康养生保健类图书者,必须是职业医生、医师和具有医学背景的专家,而且出版该类图书的编辑必须是医学编辑或者有心理学背景的编辑,选题把关相当于我们的“三审”制度,才能完成出版流程。因为它关系到出版社的声誉和长远利益。
胡国臣认为,出版社的资质,一方面是出版社的责任心问题,一方面是作者的资格问题。现在部分畅销养生保健类图书的作者没有医师资格,对中医或者西医仅略知皮毛。另外,专业作者也要增强科普意识,要对作品再三润色,不要说一些老百姓看不懂的高端术语。
北京科技出版社社长张敬德表示,出版社承担着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要有最起码的道德自律,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不能介绍给老百姓。
中医古籍出版社社长刘从明认为,相关部门应该推出既符合科学原理,同时又具有普及性的养生保健类好书榜,为读者阅读提供参考。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齐相潼指出,养生保健类图书的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质量把关极其重要,不允许伪科学出现。我们中心成立不久,正在思考将养生保健类图书列入日常监管范围。准备组织一些专家对养生保健类图书进行评估,再将评估结论反馈给主管部门。
作者:杨雅莲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