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谈《 1Q84》
进入《1Q84》的世界
《法治周末》:评论说《1Q84》是村上春树的巅峰杰作,您怎么看?
施小炜(译者):我从私文学和公文学的角度去理解。早期的《且听风吟》就是一个纯粹的私文学作品。早期村上的作品非常私文学化,不工作学习,没有靠自己的劳动去挣工资,养活自己,如果他提供了一种社会性劳动,赢得一份工资,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他跟这个社会发生某种关系,但是在他的《且听风吟》里面彻底的割断。都是在私人层面跟周围人发生关系,跟社会完全脱节。这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一大特点,他不会写革命,不会写社会变革。但个人的行为影响的范围半径是多少可以测量出来。个人行为影响到社会,不仅仅是影响自己个人层面或者周边私人关系层面,使得小说更有社会意义。我觉得私文学反倒是中国文学欠缺的,我们写的人物一切行为都跟社会发生强烈的纽带关系。
止庵(文化学者):有一种作品是跟社会的一部分相关系,比如《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写的,多年后,当一些集权国家的作家,比如波兰作家看到了,非常不高兴:“这事应该我们写,为什么他们写,英国在那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不是我写而是他写。”俄罗斯人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这本书是跟全世界有关系的一本书。性质不同,不一定有高下之分。村上一辈子想写一本书,要跟全世界发生关系,比如我写《1Q84》,中国某个人看这书后可能触动了,南美的人看了后也触动了。我觉得《1Q84》有这个野心,这是一本把野心变成现实的书。
译者与《1Q84》
《法治周末》:译著《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1Q84》一个是随笔,一个是小说,二者带给译者什么不同的感觉?
施小炜:我在翻译时,想把他的随笔跟他的小说译得不同。随笔我译了很长时间,因为是他抽空写的,在写随笔过程中还有小说作品,也有翻译。我喜欢把随笔译得像随笔。
《法治周末》:您本人有没有和村上先生通过邮件或者电话交流翻译问题?
施小炜:从来没有。
《法治周末》:村上与其他日本作家不太一样,比如跑步,还有其他方面不一样吗?
施小炜: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个生活型的作家,然后再是写作,尽管他是职业小说家。他没有孩子,但是把家庭生活看的比较重。日本这个民族在某些地方跟中国人有相似之处,对文学现象比较宽容。村上的很多做法从道德方面挑刺儿或进行指责的话不大容易,这并不妨碍他是天才,他把天才的模式给颠覆了。我们从前的印象是整天醉醺醺的,有点反社会,与众不同。他如果不写小说的话,跟普通的公司职员没有太大差别。
什么才是“信达雅”
《法治周末》:我们给林少华先生的译著评价是“雅”,村上先生的作品风格也很“雅”,译著追求的是“信达雅”的境界,您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雅”的意味和中文中“雅”的意味?
猿渡静子(日本学者):作为日本人,村上春树先生的书我是读原文的,翻译的我也读了一些。有人问到关于翻译的问题,翻译跟原著风格更相近为好,还是有译者个人的风格更好?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论。我个人理解可能前者更重要,因为译者是当国的读者,是一个桥梁,有引渡作用,不能抛开原著而凭自己的喜好自由发挥。懂外语的人都知道,直接译过来是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我觉得也不是太合适,需要有一个风格的处理,在尊重原著,正确理解的同时,再做本土化语言的衔接处理。刚才提到以前村上先生的翻译由林少华老师来做,《1Q84》是由施老师翻译的,《1Q84》的原著我读了,施老师的翻译我也读了,感觉和读村上春树的原著一样。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梁文道(文化学者):自从当年提出“信达雅”后,这三个字对中国的翻译家来讲不是好用的一个准则,相反我觉得是一个魔咒。我们过去常感觉,外国作品翻译到中国来,要尽量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语言要汉化。可事实上,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翻译?是为了认识另一个世界。而另一个世界跟我们不同的地方之一,恰恰表现在语言的不同上。翻译不应消除它,要部分保留。要可读,但仍要保留语言原有特色,这样才有翻译的价值。
把歌德翻译成李白,有意思吗?所以翻译时必须让它能被中国人读懂,但要保留译直性,打开一扇窗我们才能进入原来母语没有的、我们接触不到的世界,这是很重要的翻译准则。而这样的准则,是过去讲“信达雅”不够用的,没办法保留译直性。
止庵:刚才梁先生说到“信达雅”,确实我们要另外换标准,但是姑且用这个标准的话,信和达,信是必须的,不信不叫翻译了。达,你必须能看懂。雅确实是比较麻烦的事,因为甲以为雅,乙以为俗不可耐。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一种雅,其实精炼、干净就是雅。村上春树的语言应该比较简练,他不太用各种形容词。
来源:法治周末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