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初夏的镇江有点闷热,一场预报的阵雨迟迟没来,这让焦山岛岸边的人们更加焦躁。于是,有人对在头顶不断盘旋着的那架搜救直升机也有了怨言,那架飞机原本让他们十分兴奋。
见证“大事件”的激动,在几分钟前伴随着碎石崩裂落水声而化为了惊呼——筹谋了三年,耗资巨大的《瘗(yì)鹤铭》石碑起吊出水工程,因为石块浸水千年,在被高强度尼龙缆绳刚刚用力的瞬间就在局部出现崩裂。这一被央视现场直播的“国宝”出水盛举,因此被迫暂停。
在山另一边的碑刻博物馆里,导游指着展示的残碑声音高亢:“中央电视台来现场直播!为什么?给钱央视就会来?当然不行,这足以证明《瘗鹤铭》的国宝价值……”
千古谜碑
《瘗鹤铭》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但对土生土长的镇江人,以及国内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却耳熟能详,也是他们心头萦绕难去的情结。
《瘗鹤铭》的魅力,一在于它的艺术价值,二则是它的神秘。《瘗鹤铭》的历史,充满种种传说和不期而遇的变故。
“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南北二铭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已久。
“瘗”意即埋葬,顾名思义,《瘗鹤铭》就是葬鹤的铭文。在书法史上,《瘗鹤铭》的身世本身就是一个飘逸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六朝时期,一个取名华阳真逸的隐士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仙鹤随他四处云游,想不到在镇江竟然仙逝而去。鹤是长寿的代名词,它的死让隐士震惊,震惊之余他用玄黄的丝绸包裹了鹤的遗骸,将之葬在焦山下,并在葬鹤的土丘旁写下了一百多字的《瘗鹤铭》进行凭吊。
成文之后,隐士雇佣工匠将全文刻在焦山摩崖石壁上,伴着晨昏日暮,碧水江波几百年。大约在唐代中后期,因雷击或塌方,《瘗鹤铭》全碑坠江,裂为五段,直至宋时被镇江郡守钱子高发现两块残碑,惊为天书,立亭保护,自此名扬天下。
这是流传比较广的《瘗鹤铭》的起源说,《瘗鹤铭》究竟是何人所书?这个问题在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前天在焦山公园内,一名导游给游客们的答案是:王羲之。“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看过残碑后‘指定’的。”
王羲之说有一定的市场,镇江坊间也有此传说:王羲之有一日到焦山游玩,见一对仙鹤在空中盘旋起舞,姿势优美,感叹道:“要是写字像仙鹤这样灵活就好了。”
当家和尚见他喜欢就将仙鹤送给王羲之,约定等王羲之办事回来再将鹤带走。不料等王羲之再次来到焦山时,那一对仙鹤已经死去。王羲之十分悲伤,遂含泪挥笔,写下了这篇《瘗鹤铭》示悼。
和很多碑作不同,《瘗鹤铭》文未写作者,也没有具体纪年。虽然有人考证王羲之的妻子是镇江人氏,王应是镇江之婿,《瘗鹤铭》出于其手,较为可信,但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弘景所书。
除此之外,宋代的欧阳修、沈括等人则认为该铭文是唐朝诗人顾况所为。此外还有王瓒说、皮日休说等等。目前书法界、史学界对于《瘗鹤铭》的作者共有七种说法,但都没有确切证据可以考证。
《瘗鹤铭》究竟为何人所书,也就成为一个千年之谜。
一块特立独行的碑
此碑由何人所作现在看来并不是重点,因为后人早已经由碑文本身确定其是国宝。
据焦山博物馆曹秉峰副馆长介绍,《瘗鹤铭》的特点正是突破当时常规的“特立独行”,“《瘗鹤铭》无论是书风还是记述习惯,都迥异于中国书法的传统。”
曹秉峰说,最为奇特的是碑文一反古时自右向左的书写顺序,从左至右竖书而成。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对其极为推崇,作诗盛誉《瘗鹤铭》为“大字之祖”,宋代另一位著名书法家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瘗鹤铭》自宋代至今的千年间得到无数赞誉,被认为是南碑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块碑,成为“碑中之王”。
“在此之前,古人写字都是小字,写在竹简之上,而《瘗鹤铭》则是开创了大字大书的先河。”曹秉峰说。在焦山碑刻博物馆内,现存有五片由清代人陈鹏年打捞上来的《瘗鹤铭》残片。经江水冲刷已经字迹模糊,但仍能看出其行书意韵,笔画恣意舒张。
“碑文因依崖而刻,随形就势,所以字体大小不一、参差错落。”曹秉峰说,虽是楷书而笔贯篆隶。外行人看不出端倪,内行人却给了它极高的荣誉。
史料记载,从宋朝开始,无数文人墨客纷纷来到焦山小岛,探访这篇传说以悼念家鹤为内容的书风奇特的铭文,在临摹拓片之后,题词赋诗,并将自己的纪念文章与名字摹刻焦山之上。焦山的临江峭壁至今所留下的80余方石刻中,几乎可以看见宋代之后所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留名的大家宗师,而焦山碑林亦因此扬名。
历代书家都把《瘗鹤铭》作为书法学习的重要范本,几乎历代所有的名家都临摹过它。宋代黄庭坚吸取了它的精髓,成为一代大家。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焦山读书时,曾与《瘗鹤铭》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板桥体的创立与其不无关系。
和这段历史相关的,还有《瘗鹤铭》多舛的命运。
央视曾就此碑做过一个两集长达70分钟的专题片,片头就是雷电交鸣的景象。这也是流传较多的说法:在唐代,因雷击山崖,《瘗鹤铭》所附山体部分坠落江中。
而另一说,则是相对科学的“地质说”,现在也较容易被公众接受:焦山地处江心,山体长年受江水潮汐冲刷,经常容易滑坡,《瘗鹤铭》因地质原因全碑坠入江中,从此沉睡江底千年。
这一点也被曹秉峰副馆长认可,他告诉记者,现在对其他书法家在山崖上的石刻的加固工作还一直在进行中,滑坡仍有发生。
史料记载,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镇江郡守钱子高因疏通河道,而从江中获得了一块《瘗鹤铭》残石,便将其与另外三块晋唐时期的石碑一起置于焦山之上,并立下碑亭宝墨亭。
残石重见天日以后,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摹拓印,史传,陆游等人曾“踏雪观《瘗鹤铭》”,米芾在夏天观“山樵书”。当时拓印《瘗鹤铭》,必须待到冬季水枯石出,人仰卧在石隙之中躺着拓碑,十分困难,得字多少,各不相同,甚至有人凿石取字而去。
一时之间,《瘗鹤铭》名动天下。人们纷纷猜测,瘗鹤铭的作者是谁,而原文内容又是怎样。然而,原文早已随着碑刻坠入滔滔江水,无人得知,无人得见。
有文字记载的全文是在北宋被发现的《金山唐人抄本》,传说是镇江金山寺的一名僧人信手抄录放入佛经。但没有人知道,原文出自哪里,僧人是谁。
时光荏苒,到明代洪武年间,不知是因为石头风化或是塌方滑坡,《瘗鹤铭》的残碑彻底坠江。此后《瘗鹤铭》便一直沉在江底。
而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无数《瘗鹤铭》的抄本拓片流传坊间,有《府刻本》,明代的59字碑文,林林总总数百种,真伪掺杂,难以辨认。
一直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曾任江宁、苏州知府的陈鹏年退居镇江,乘舟至焦山脚下,寻探《瘗鹤铭》古碑。陈鹏年雇佣多人,历时3个月,将《瘗鹤铭》断碑打捞上岸,对石刻存字进行清理剔土后,计得字93个,其中全字82个,残字11个,并按前人考证的摩崖石刻行次排列,无字处用空石镶补,在焦山定慧寺伽蓝殿南面建亭加以保护,于康熙五十二年春竣工。这就是现存于世,摆放在焦山碑林的《瘗鹤铭》残碑。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