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国家能够向外界展示的所有媒介中,青春是含义最为丰富的名片之一。
国际视野里的中国年轻人
透过西方眼光,我们反观自我,同时解读一个更为年轻的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 “洋娃娃”演艺明星章子怡,《时代》眼中的叛逆春树和中性李宇春,NHK镜头下的新人类旗手韩寒……当中国社会内部发生自我向度的变革时,国际视野中所观察到的年轻面孔,同样悄悄发生变化。
春树们:另类姿态
2004年2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以极大篇幅描绘了以韩寒、春树、满舟、李扬为代表的中国80后一代,并配上了身着朋克青年代表着装的封面照片。
在《时代》的封面照片中,身着黑色皮夹克的春树面无表情地凝视着正前方,眼神中有些茫然,或用她自己的说法是“无辜”。春树照片的下方是红色和白色组成的醒目标题——“BREAKING OUT”,这个词既可以译成“爆发”,也可以译成“呐喊”。下面的小字标题是:“中国的年轻人终于敢于与众不同了”。
作者以“The New Radicals”(新激进分子)界定以春树为代表的“80后一代”。文章写道:“年轻的和不安定的另类正在打破着既有的程式和规则,寻求着自我的个性解放。但是他们谨慎地选择着自己的方式。”整篇文章经常使用的词汇是“另类”,而且,对“另类”一词并未采取意译,而是音译为——“linglei”,在将这个词与美国的“嬉皮士”、“垮掉的一代”联系起来的同时,也强调了该词在权威辞典解释中的最新变化:“在这个国家,年轻叛逆者的数目正在如此迅速地扩张,就像美国的垮掉的一代和嬉皮。他们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名称:另类。”
应该说,尽管囿于一贯的冷战立场和美国中心主义的观念,《时代》的这篇文章还是相当准确地抓住了中国“80后”一代中“另类”青少年的主要特征,尤其呈现了他们深层的矛盾状态,这些矛盾透过该刊强烈的期待视野被表述得更加富有意味。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