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别成一个筐,青睐“风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非遗”别成一个筐,青睐“风水”
2010年06月04日 11:2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媒体报道,文化部官员昨日表示,正积极研究风水项目是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名录。

  保护“非遗”,当然是好事,但费解的是,那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还未进入国家级名单,而目前名单中,也还存在着作伪、良莠不齐等现象,此外,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当这些更基础、更紧迫的工作还没做完,为何“风水”回归这么急?看着满街满巷的“风水”铺,要说传承危机,怎么也轮不到它们啊?

  然而,“风水”得到了特别的青睐,据说,它“总体上表达了人们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不知世界上哪种文化,总体上表达的是向恶、追求丑陋的意愿,就算吸鸦片,当年也号称能治病强身啊?大烟枪制作精美,也刻着“龙马精神”之类,如此“向上”,难道也算 “非遗”?至于妇女缠足、男人梳辫子等,当年都有理直气壮的理由,难道,我们一并包罗进来?这样的“非遗”,究竟是什么?

  不否认,对传统文化,不能仅从当下的价值标准去考量,应持更客观的态度,先保护后批判,总是不错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看,保护“风水”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作为文化保护部门,不能总是对那些无利可图的项目,就算再濒危,也采取忽视的态度,而对那些有利可图的项目,就算再牵强,也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风水”回归为什么这么急?说穿了,它是大买卖,以香港为例,顶级的写字楼里都有风水铺,好的卦师收费数十万。对此,谁不眼馋?过去找不到理由,如今可好,都“非遗”了,还“总体上表达了人们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咱要是干这行,不掏出腰包,痛出一把血,实在都对不起咱的良心……

  景泰蓝制作工艺后继乏人怎么了?北京内画壶传承难怎么了?花丝工艺被淡忘怎么了……说实话,不担心“非遗”成为一个筐,更担心它成为绿色通道,有了“非遗”招牌,迷信、丑陋、欺骗、愚昧等,统统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评“非遗”这样的行政手段来保护文化,是否有效?如此保护,是否会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

  文化生长靠的是环境,不是拔苗助长。不是“非遗”,春节几千年不也保护下来了吗?包括“风水”,在香港等地不也好好的?当年没有行政手段的介入,现在它需要成为“非遗”吗?昨天用行政手段将其拔出,今天又用行政手段复归,这样频繁“拉抽屉”,得益的究竟是谁呢?

  蔡辉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