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还是读图?
在这个问题上,专家们的看法不尽一致,“回归到阅读本身的意义”应是思考把握这一问题的原则。
屈明颖: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图书和动画片是孩子主要的阅读媒介。在两者的选择上,家长倾向于孩子多看书,而孩子更愿意看动画片。通过数据可见,在家长为孩子选择的阅读媒介中,图书位居第一,在孩子自己选择的阅读媒介中,选择动画片的比例略高于图书。家长倾向于选择纸质出版物,而孩子更倾向于选择电子出版物。新技术的变革必然带来新的阅读发展趋势,这其中青少年群体肯定是变革中风向追随者,也必然成为新的阅读趋势下的主动接受者。读图也好浅阅读也罢,更多的是新技术变革的产物,青少年读什么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出版业寻求创新突破点的问题,内容丰富了,文字比图片更精彩,自然也能吸引读者。
方卫平:读文与读图作为人类阅读史上的两种阅读形态,都是由来已久的。读文能力与读图能力都是人们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参与、承担着个体学习和人类文化传递、创造的活动和使命。但是,读文与读图又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读文是对一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线性的思维、叙事过程的进入、想象和体验,比较而言,在长久以来的阅读史上,人们的读文能力似乎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培育和训练,它促进了人类思维更倾向于秩序化、条理化、深度化的发展和建构。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被贴上了“读图时代”的标签,是因为相对而言,读图的机会和读图能力的培育,前所未有地成为了这个时代人们阅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不认可某些说法,如认为读文是有想象力的、深度体验的、可靠的阅读,而读图是机械的、浅表的、不可靠的阅读。我的看法是,我们需要呵护青少年的读文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培育他们的读图能力。值得警惕的倒是,当下许多青少年的文字与图像阅读,陷入了一味的感官化、一次性消费式的“浅阅读”,阅读生态发生了严重的失衡。
李学谦:前不久有个省的教育部门做了一个调查,在孩子们阅读中,动漫作品占到60%多,但历史、科普等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书却没有进入孩子们的视野。
我认为,阅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基础性的作用。阅读不仅仅是获得一些愉悦,获得一些知识,还会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几乎所有的学习都要从阅读开始,包括数理化、自然科学的学习,如果没有阅读能力做基础,连题意理解都困难。美国上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下降,专家经过调查研究认为,下降的主要原因与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回过头来看,孩子们做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在应试教育下孩子普遍感到焦虑,与父母、老师关系有时比较紧张。通过读图,放松自己,宣泄情感,对孩子调节心理、情绪是有好处的。
但是如果回归到阅读本身的意义,光读图是不够的,一定要读文。因为对语言的理解,需要深度的文字阅读。我在阅读推广时举过《狼图腾》中的一个例子:主人公第一次见到狼时“汗毛都立起来了,仿佛要把衬衣撑破一样”。我问孩子们,这个主人公紧张吗?孩子们回答:紧张。我说,这在电视中看得见吗?孩子们回答:看不见。我问:为什么?孩子们想了想说:演员没法演。语言有它特殊的表现能力,尽管有很多现代的手段可以丰富表现,但语言还是最基本的表达工具,有它特殊的魅力。这些只有通过读文才可理解、掌握和运用。
朱自强:读图与读文的关系,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发生学者周宪所说的看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但是泛滥了就是值得警惕的事情。另外,也要对图像进行具体辨析,比如,图画书的图就与卡通书、连环画的指涉性的图不同,它是示意性的,具有隐喻的功能,因而能够进行深度阅读。
白冰:读书时,文字图书和图画书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应以文字书为主,辅以图画书。读文字,可以想象出图景,而图画书的阅读会产生跟着图走的被动思维。无论写作还是说话,文字都是孩子与人沟通的主要方式,离文近图,对想象能力、幻想能力的培养和语言使用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不利。
以图为主的书阅读时思维往往是跳跃性的,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不利,因为孩子本身是跳跃式思维。我认为,图画、动漫图书在阅读中的比例20%-30%,文字书的比例60%-70%比较合理。低幼阶段,以读图为主,从形象入手,辅以简单的文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不了文字的概念。幼儿期到学龄期过渡,以桥梁书、幼小衔接的书为主,少年时期即小学初中阶段要增加文字阅读量,按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课外阅读要达到500万字。
阅读分深浅?
在此问题上,专家们的看法再次显现差异。透过表面的差异,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呼唤“对文本进行主体性建构的阅读”。
方卫平:关于什么是“浅阅读”、“深阅读”,人们的看法和定义不尽相同。我更倾向于把它们看成是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技能和体验形态,也许类似于我们以往所说的“泛读”与“精读”。
有一种误解,认为读文即是“深阅读”,读图则是“浅阅读”。事实上,我认为,它们之间并不是一个一一对应的平行关系,而是互有交错的。我们既要允许信息浏览式的,或消费化的读文与读图行为,也要培养青少年读者面对文字和图像时的精读能力。
朱自强:我认为,提出“浅阅读”与“深阅读”是完全成立的。所谓“浅阅读”是指基本上是被动接受信息,不需要对文本进行主体性建构的阅读。比如,当下流行的一些通俗化、类型化的搞笑故事,就往往造成“浅阅读”。所谓“深阅读”是指,读者能动地接受并处理信息,参与具有主体性的文本建构的阅读。比如,图画书往往有三个故事,文字讲述的故事,图画讲述的故事,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的第三个故事,这第三个故事,必须由读者吸收文字、图画提供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能动地建构出来。
我在最近的两个研讨会上都谈到了儿童文学正在进入主要被教育所应用的时代。可以说,与“浅阅读”相比,儿童教育更需要的是能够进行“深度阅读”的作品。希望应用时代能给原创儿童文学提供走向深度的契机。
多种力量助推少儿健康阅读
当我们真正把阅读的快乐还给了孩子,我们就是把健康的成长还给了孩子,把未来的希望还给了我们这个始终不屈不挠与文明同行的伟大民族。
方卫平:谈到当代的教育和青少年阅读现状,我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奈之感,在最应该游戏、最应该培养兴趣和想象力、最应该享受童年的快乐包括阅读的快乐的时候,孩子们却被考试、分数、作业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一些人十年寒窗进了大学,却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教育中的这一错位现象,对中国教育的伤害几乎是灾难性的。我认为,从短期看,我们需要在全社会为青少年建设更加优良的阅读环境,包括健康阅读理念的倡导、自由阅读时空的创设、优质阅读资源的提供、成人阅读指导能力的培养,等等。从长远看,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少年的阅读生活现状,我们只有从整个民族的儿童教育观念和社会公众的教育理想、价值观及教育制度、人才选拔制度设计等方面,去加以努力和改善了。只有我们对儿童的成长规律有了更科学的了解和更切实的实践,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通透的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拥有真正属于童年的生命与岁月,我们的青少年才可能最终进入一种常态化的健康阅读生活。
朱自强:为推进青少年健康阅读,教育部门、出版社、家长应该建立共识,形成合力。首要任务是要改变对童年的功利主义态度,改变应试教育体制,使青少年真正获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心智。其次,要双管齐下打造读书社会。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家长等成人应该在促进青少年阅读的同时,打造一个成人的读书社会,将阅读首先当成自己的生活,如此才能成为青少年读书生活的良师益友。再次,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社应该抓好青少年书籍的创作、出版,为青少年阅读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
李学谦:在推动健康阅读中,有三种力量最重要,一是政府的力量。政府在其中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德国由总统倡议,建立了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基金会,向孩子推荐好书,资助重点书出版,开展各种阅读活动。除了号召外,政府还组织开展许多阅读活动,提出一些推动阅读的措施。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其次,教育部门也很重要。教育部门应该把阅读推广纳入素质教育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孩子摆脱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外的研究者做过研究,一天到晚做题的孩子,成绩未必比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教育背景更加雄厚的孩子好。第三种力量是出版机构。现在全国580家出版社中有520家出版社在出版少儿读物,参与度很高。选题雷同,跟风出版的情况比较普遍。出版社应该结合中国孩子的实际,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目前,儿童文学和动漫在少儿读物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应加强自然科学、科普、历史等有助于孩子扩大视野读物的出版,给孩子多些选择。出版社要出好书,也要更多地介入阅读推广活动。
屈明颖:首先,政府应提供足够的配套政策资源和公共服务来促进儿童早期阅读,利用“国家工程”促进青少年阅读。其次,要建立“家园一体化”的青少年阅读促进机制,重视家庭读书环境的建设和社区读书生活的组织。第三,在青少年阅读促进中充分利用多方合作资源开展促进项目,打造“阅读社会”。此外,应拓展青少年阅读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交流探索促进早期阅读的新思路。
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全发展而言,阅读非常重要,而青少年的阅读尤为重要。阅读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人。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更精彩。
本报记者 庄建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