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中国馆,《历程》,陆川。
这个5月,因《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而在国内外引起关注的青年导演陆川,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开幕,百万参观者走入中国馆,再次成为热点人物——作为导演,陆川执拍了中国馆里的8分钟主题片《历程》。
5月25日下午,陆川携着他的《历程》短片,走上人民日报“文化讲坛”,透露背后的创作经历,讲述作为当代青年导演的文化思考。以下内容摘自他的主题演讲《电影人的坚守与责任——从〈历程〉创作经历说开去》。
年轻人常对国家级文化产品“拍板砖”。现在,项目机会给了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表达
刚才,我给大家放映了《历程》。我向你们保证,你们只看到了1/10的影片效果。因为,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那里的屏幕高8米,宽66米,三折幕,影片是为场馆度身定造的,声音和画面相当震撼。
接拍世博会中国馆主题片,有些偶然。在2008年拍完《南京!南京!》后,应上海世博局邀约,我参加了中国馆主题演绎方案的评审。后来,组委会邀约我为中国馆拍一部主展影片。乍一听,我不免担忧,一是觉得自己年轻,二是从一名“评委”变成“球员”,这调整,实在大。
但只是犹豫了一下,我决定接受挑战,有两个原因。第一,对于国家级的文化产品,很多人一听就本能地反感,特别是“70后”、“80后”,向来是只当旁观者与批判者,爱“拍板砖”。现在,有机会让我们去承担国家级项目,为什么不去积极地参与表达?
第二,我有一种深刻体会,外部世界对中国声音的期盼、认知,与我们发出的声音之间,存在鸿沟。我们对外输出的文化产品,在讲述的姿态、题材或情怀的关注上,存在一些问题。我希望致力于一些改变,用作品去打动中国以外的世界。如果我们面对机会却放弃,就失去了在这个舞台上发言的机会。
但我低估了这个项目的难度。
电影创作源于灵感,也比较私人化。而作为国家主题片的《历程》,创作经历完全不同。而且,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城市化历程,要通过短短8分钟去表达,对我来说,也是考验。为了这8分钟片子,我们这100多个人的团队花掉了一年半的时间,仅前期剧本就写了100多稿。
这是一个“规定动作”,圈已经画好。但这圈里,其实还是允许一些个人的表达空间。我想传递什么中国气质呢?我觉得,是这个国家的柔和、善意、包容,是这一代人的责任感,一个人类更美好的梦想。
我们选择了一些关键词,如“奔跑”、“穿越”。片头有个画面,是一群人在荒原奔跑。我用它向父辈致敬:这是一个大的时代,一个奔腾的时代,一个激情四溢的时代。这30年,中国就在不断奔跑。我坚持把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些场景加入片中,虽然这一段在审片中引起过争议,但我挺坚持的,因为,汶川地震是个象征,我想借此强调“穿越”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正是在过去数千年中穿越了一次次灾难,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这是一种人性的伟大,是面对灾难时中国人的互助与不屈。
由于《历程》创作的特殊性,也留下不少遗憾。但我很高兴,它令我们有机会证明给同代人和下一代导演:我们可以在一个国家级舞台上,把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情感注入其中,让文化产品更贴近人性。这种宽容,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没有精神输出、文化输出的中国影片,对中国电影人,对中国形象,都是一个危机
创作《历程》这一年半中,包括拍摄《南京!南京!》影片以来,很多人在问:主旋律文化产品,我们该持怎样的创作态度?
中国的电影正走向两极。一方面,主流影片市场趋于小众化,如果没有政府推广,市场票房很难看。另一方面,泛娱乐化的电影,尤其是一批耸人听闻的低劣影片,对市场的培育和观众的信心,是双重的打压。
现在中国电影内部市场非常好,票房节节攀高。但我们的电影输出,难见精神输出,文化输出。这对中国电影人,对中国形象,都是一个危机。
主旋律影片与观赏性、票房,未必冲突,关键看你想传递什么样的思想,用什么方式传递。一部优秀的影片,自我批判精神必须有。艺术创作与新闻发言人完全是两码事,艺术家的表达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声音,创作的文化产品不能只是政策的图解。
我想再提《阿凡达》。它在中国的票房是13个亿。在《阿凡达》里,我看到的不是技术,而是导演——创作者的内心情怀,是他们对于地球的责任,对于强势文化掠夺、侵占弱势文化的态度。它用一个神话的、科幻的方式,表达这个基本态度。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主旋律?而这部“主旋律”,能在中国狂扫13亿元票房,难道不值得人们去思考吗?它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主流价值可以拍得同样受欢迎。
实际上,很多美国电影都是美国精神的宣传片,宣扬自由和民主,宣扬平等,宣扬对人性的关怀,无时无刻不在贩卖、美化他们的价值观。不得不承认,他们“宣传”得不错。这同样需要我们中国电影人包括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去认真思考:爱国,需要多种表达方式。而能够获得最大多数人情感的,才是最成功的表达。
讲述姿态的微妙变化,会影响世界,影响“中国印象”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树立国家形象的时候,文化产品该起什么作用?过去30多年,我们在经济方面的输出是巨大的,而现在,我们应逐渐过渡到输出中国的文明、中国的精神、中国的价值。
当我们越来越想面对世界发言时,就越来越需要掌握讲述的策略,学会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我拍《南京!南京!》的时候,一直希望是站在人类的角度,而不只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看屠杀。屠杀不仅对中国人而言是灾难,对全人类也是灾难。不仅对受害者是灾难,对施害者也是灾难。你得通过讲述触痛到他身上的伤疤,触痛到他对人性认知的时候,他才能了解。
这部片子在国内与国外的反响差别很大。国内有评论说我是在“美化日本士兵”,但欧洲的大多数评论说,从中看到的,恰恰是中国人顽强抵抗的精神。记得一些国外著名导演对我说,看了《南京,南京!》,他们才了解了中国人,了解了中国为什么在今天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有的评论说,从这部片子,他们看到中国的文化产品不再只是丑化、敌视对手,而是能够站在人类的更高层次,审视、反省一场屠杀带来的影响。
回忆这些事,我想强调,讲述姿态的微妙变化,会影响世界,影响世界的“中国印象”。这种“印象”,既体现在每一部影片所表达的价值观,也体现在当不同价值观、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创作出的文化产品交锋、对话时,有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中国走到现在这个阶段,需要认真思考,我们该用怎样的文化光芒感染世界?作为创作这些文化产品的工作者,我们的内心是否足够真诚,有自信?
本报记者刘阳、陈星星 整理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