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图)
2010年05月25日 13:52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国馆能否成为新地标,不是任何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要经过历史考验和社会评价

    □千万不要觉得外地和外国的好就搬过来,这不是城市建设的方向,要把握“两观三性”

    □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启发我们城市规划和建筑一定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上海世博园浦东区主入口望去,一眼就能看见巍峨壮观的中国馆。层叠出挑的建筑外观、庄严华美的中国红,使得中国馆在众多场馆中十分夺目。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点睛之笔,中国馆将在世博会结束后研究保留。经过我们近一个月的联系沟通,上周一晚8点,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先生,终于在百忙中如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并向记者阐述了中国馆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他对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体会和理解。

  “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中国馆以斗拱为架构、以斗冠为造型、以九宫格为屋顶,古典大气,极富中国韵味;许多细节符合节能环保理念,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作为东道主,国家的展馆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中国馆承载了中国民众的深深期望,同时注定要受到全世界的关注。2007年4月25日,中国馆项目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华人招标。

  作为国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何镜堂深知世博会场馆设计的重要性,“每一届世博会的主办国都希望通过场馆来展示本国的历史文化,展现文化与科技的最高成果。” 得知消息的何镜堂当晚就从上海赶回广东,并很快组建起了竞标的团队。怎样完美地展示中国5000年文化历史,展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并且契合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诠释21世纪的城市与人居文明,何镜堂提出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8字方针。

  “放在美国、法国甚至非洲都可以的场馆,那不叫中国馆。只有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特色,又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才能成为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简单的8个字怎样破题?何镜堂首先想到了很多中国元素:中国红、汉字、剪纸、中国画、京剧等。“中国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如以鼎为代表的夏商以来的青铜器文物。中国的传统建筑同样特色鲜明,其城市布局和园林设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迹。”这些都给何镜堂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中国城市往往呈现棋盘式结构,就像是练字的九宫格,相互对称。而且中国建筑是木构架的框架式结构,而西方建筑多用石头建造。”经过深思熟虑,何镜堂的中国馆“中国器”设计方案初步成型,它以斗拱为架构、以斗冠为造型、以九宫格为屋顶,极富中国韵味。

  最终,何镜堂的“中国器”从344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并和清华大学及上海建筑设计院组成联合团队,由何镜堂任总设计师。中标后,“中国器”改名为“东方之冠”,更能体现场馆的外观特点及上海“东方明珠”的美誉。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