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大师身后不得安宁 儿子应该如何写老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季羡林大师身后不得安宁 儿子应该如何写老子
2010年05月24日 07: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2001年1月17日,季羡林在北大朗润园的家中。 中新社发 张学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儿子应该如何写老子

  季羡林大师身后一直不得安宁,最近,他的儿子写了一本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又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很像是个人生的失败者,虽然在学术上成绩斐然,颇有建树,但家庭生活却毫无幸福可言,对儿子和他的母亲一直都很冷漠,是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人。季羡林的早年经历: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等,塑造了这样一个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这个家,也使得他至今身陷阴谋的泥淖而难以自拔。

  对此,批评作者的人认为,我们有“子为父隐”的古训,并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儿子这样写老子,尽管“真实得近乎残忍”,却并不符合传统的父子伦常,也有失厚道。而赞赏他的人则认为,作者的笔触看似残忍,其实包含着一颗挚爱之心,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父亲形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儿子这样写老子,把老子剖开给世人看,是需要勇气的。与绝大多数儿子写老子的回忆录相比,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一种“苦涩和悲怆”,却也是为了真实而付出的代价。

  儿子与老子关系紧张,自古皆然,所以才有“父慈子孝”的双向要求。但儿子是否可以揭老子的老底,却因时代不同、立场不同而各持己见。从传统的伦常大义出发,自然是父为子纲,子为父隐皆属天经地义;但新道德并不承认三纲五常为最高原则,在此之上还有国家、民族、阶级、党派以及社会道义的要求,所以,子为父隐也常常遭人诟病。抛开这一切不谈,就事论事地说,季大师的儿子解剖他的老子这样地不留情面,固然为常人所不能接受,但在今天,如果是他个人的自觉选择,他人倒也无从置喙。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亲情的滋润,没有亲情,我们的心先就荒凉了。因此,我很理解一个儿子由于老子的漠视而心生怨恨。父爱与母爱究竟有些不同,母爱可以是专一的、无条件的,而父爱却做不到这一点。父亲固然是一家之长,但家对于他却不能像母亲所认为的那样就是一切。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定还有比家更广阔的天地,比亲情更博大的情怀,“三过家门而不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些都是社会对于男人的要求。常常有这种情况,当一个人专注他的事业的时候,对于身边最亲近的人和事便会有所忽略,这也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做儿子的连这一点都看不透,说明他并不真懂他的老子。

  最后还想说到一点,儿子如何写老子,是儿子的事,问题在于,有人不能接受儿子笔下的这个老子。除了上面说到的“子为父隐”还在暗中支配着我们的情感之外,再有一点就是他的写作颠覆了我们心中高大完美的“大师”形象。他本来是我们心造的一尊神,我们却又信以为真,顶礼膜拜;当有人指出神也具有常人所具有的缺点时,我们往往又拒绝接受,并加以否认。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我们敬仰季羡林大师的学问,如果他真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或在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时不够周全,疏于示爱,我想也无损其学术上的光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又能如上帝一般十全十美呢?

  解玺璋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