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喜欢泡论坛发帖 长篇小说《蜗居》花了40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六六喜欢泡论坛发帖 长篇小说《蜗居》花了40天
2010年05月21日 10:00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双面胶》热了,《蜗居》火了。作为原著作者兼同名电视剧编剧的六六,当然也红了。

  为什么叫六六?并非在家中排名第六,也不是她本人对6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仅仅因为她给自己取了个自嘲的网络笔名:“少妇六六”。意思是少妇闲来无事,到网上溜溜。后来网友图省事,直接叫她六六,并且一直延用到了今天。至于生活中的大名张辛,却反而鲜为人知了。

  “溜溜”也不是真的随便在网上“溜溜”就拉倒了,她喜欢泡到论坛发帖写小说。每写一段就会有同步看帖的网友跟帖鼓励或拍砖。一部小说写完,读者人气也到位了。玩票性质的第一部小说《王贵与安娜》,是以自己的父母亲为原型讲的故事,叙述平白干净但字里行间满溢生活趣味。 “六六”也藉此在网络上成名。

  等到《双面胶》《蜗居》“落地”变成白纸黑字的作品,“六六”的名字前已然挂上了“作家”头衔。其实从开始写作以来,她一直在从事幼教职业。至于每部小说的写作时间,也短得令人咋舌:写《王贵与安娜》耗时15天,《双面胶》写了30天,长篇小说《蜗居》花了40天。

  随便“溜溜”的写作,能轻易达到如此境界,也只能说,六六写得还真不是一般的“顺溜”。

  写上海故事的“新上海人”

  记:您笔下很多故事和主人公都跟上海有关,是否跟您母亲是上海人有关?作为一个非“上海籍”作家,您怎么能写出那么多富有上海细节的小说的?

  六:我常年在新加坡和上海两地定居,我既是新加坡的新移民,也是上海的新移民。我现在在上海还租着一个小平房,30多平方米,趴在上海的草根群众中体验生活。我觉得上海这个城市现在非常有活力,原因是它非常的宽泛,容纳度非常高,任何一个人可以进入这个社会。

  记:看了您的几部作品,觉得您笔下的上海主人公有时候“很上海人”,有时候又“很不上海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六:这个问题我还真没遇到过。因为我的小说都是在论坛里写的,我习惯一边写一边看到有人献花或者拍砖,要是打开一个文档,我会不知道怎么下笔。我的读者拍砖主要说的是我写的硬伤,比如我写车子调头360度,就有读者说,那不是转了个圈接着跑吗,应该是180度!另外我觉得,“很上海人”和“很不上海人”的说法可能有些局限了吧,上海人有共性,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

  “不靠谱”也“靠谱”的写作

  记:您曾说“作家是个不靠谱的职业”,而您现在却成了这个不靠谱职业中的一员,还让大部分读者觉得您的作品挺靠谱的。请问,这个不靠谱的职业给您带来了哪些靠谱的影响,又带来了哪些不靠谱的影响呢?

  六:靠谱的影响是我的作品出版后比在论坛里有更多的读者阅读,肯定也好,争议也好,对作品来说都是好事;不靠谱的影响是我出名了以后,有关我的婚姻、爱情的八卦我都得从媒体那里知道了。我自己的事别人都比我更清楚,哈哈。

  记:您的第一部小说《王贵与安娜》,是什么触动您写这个题材的?之后,又是什么因素让您一部接一部地写下去的?

  六:当时我刚刚到新加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求职无门,后来我很高兴找到了我的职业归宿,当幼儿教师。我当时想写这个故事,是因为我父母那代人的爱情单纯、简单,少受物质牵绊,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把它写下来。当时也没想到要出版,就是玩票性质的在论坛里贴。

  记:网络上对您的评价是“继张爱玲、虹影之后的第三代华裔女作家代表”,对此您怎么看?

  六:和她们并称我当然不敢苟同了。这只是个说法,不必当真。

  与写作“无关”的“有关”职业

  记:您大学学的是贸易专业,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育工作,然后又多了一种职业身份:作家。为什么毕业后没有选择贸易工作,而是从事了幼儿教育,现在又成了畅销书作家?

  六:这说来就话长了。我学贸易,毕业后也做了一段时间的贸易工作,而且当时我发现,做贸易不是一定要骗人才能赚到钱的,我就对客户很诚实啊,把企业的实情告诉客户,他们都很信任我,我也赚到了钱。

  后来因为要和我老公去新加坡,就开始了求职生涯,也经历过很多坎坷。做幼师,我觉得我找对了方向。我在新加坡很受欢迎的,很多家长孩子还没出生就和我预约说我家宝宝一定要请你当老师,你给我留着号啊。

  写作是我的兴趣,我小学时作文就是范文,后来也是不断投稿。当时我没想到要当作家,我想一直做我的幼儿教师。后来因为工作太辛苦我有段时间身体受不了了,心脏早搏,我是含着泪辞别了我所有的学生。

  记:您不需要“卖文”为稻粱谋,这是否给您的作家一职提供了很多自由的空间?

  六:我是个比较追求自由的人,我真正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一部小说两个月就写完了,我观察生活的时间更长一些。而且新加坡是一个不会有太多文字上的束缚的国家,我又是习惯在网上写作,所以自由度更大一些。

  记:有一天,如果不想写东西了,您会去选择另一份全新职业吗?

  六:我会继续做幼儿教师。

  更青睐小说的影视“编剧”

  记:电视剧对您的作品知名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您对这种“写而优则拍”的结果怎么看?

  六:艺术形式不同,所以呈现的效果就不同。我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最希望看到的一定是他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阅读。

  记:《王贵与安娜》、《双面胶》等作品呈现小说式叙述,到了《蜗居》已经有了适合于影视剧改编的戏剧冲突和文字画面感,是否受到了影视改编需要的影响?

  六:这几部作品都是我先写完小说,后改编成剧本的。我写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去想怎样才能在电视剧里更好地呈现出来。因为小说的创作是非常个人的、自我的,而剧本和电视剧是很多人心血的结晶。我觉得《王贵与安娜》和《双面胶》好像戏剧冲突也不少吧。

  记:电视剧版《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是否完全表达出了您小说所要表达的东西?您认为,电视剧是削弱了小说精髓,还是完善了小说?对于小说和电视两种不同样式的作品版本,您更满意哪一版?

  六:我从来不看自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像是一个瓜农,种出瓜来就已经完成我的任务了。你让我去把西瓜雕成一个灯笼,我出于义务也可以做,但这就已经不是我的专长了。再让我去欣赏它,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么自恋。因为我的小说改编剧本都是由我来做的,所以我想也就无所谓削弱还是完善我的原作这种说法了。

  小说和电视剧对比的话,要从创作过程来说,我当然还是更喜欢小说,因为更随心所欲一些。

  平视草根生活的“草根”作家

  记:您笔下的主人公,活法平凡琐碎,贴近现实,又真实得“与时俱进”,而您本人在国外旅居多年,您怎么去发现别人的生活,获得那么多生动而真实的细节?

  六: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草根,我不习惯去以俯视的姿态去观察生活,我喜欢趴在人民群众里平视。我在上海租的房子就很便利,三分钟之内有银行,五分钟之内有菜场,两分钟之内有公交,很惬意啊。我和邻里、房东的关系都处得非常好,我都不舍得搬走。

  记:您作品中多半是讲述家长里短的故事,又以夫妻冲突、婆媳矛盾等为主。以《双面胶》为例,很多读者甚至觉得您写的就是您自己的生活。但事实上,您婚姻稳定,婆媳和谐。给读者讲一讲与作品截然不同的您的生活状态吧。

  六:我是个幸福的女人,有个幸福的儿子和一个幸福的老公。

  记:被外界称为婚恋专家的您,对家庭幸福有何见解?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圆满,您有何高招?

  六:没有一个婚姻是一帆风顺的,我觉得吵嚷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在家庭中,男人和女人的相处之道是:男人要学会将心比心,要学会感恩;女人要以宽容为主吧。

    本报记者 姜小玲 李君娜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