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有生就有死。
墓葬文化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在哪个大陆,远古的墓葬都蕴涵着那个民族在那个年代的大量信息。
今人对远古时代的先人的认识,是从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得来的,而墓葬文化为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供了灵感,还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实证依据。
盗墓的恶行同样源远流长。
史书记载:历朝历代都有盗墓恶行发生,犹以战乱年代为甚。其间,既有当权者的“官盗”,也有民间的“私盗”。
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洛阳自古帝王州”,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始,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等13个朝代曾在洛阳建都,在历时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先后有104位帝王以此为帝都,号令天下。
1500多年里,无数在此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风云人物,在时光的大幕拉上后,复归黄土。他们的陵墓里,蕴藏着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绝世珍品和众多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
于是,就有了盗墓和反盗墓的博弈。
日前,本报记者来到中原地区。在洛阳及周边的一座座中原小城里,听到了大体相同的民间评价:在经历了历朝历代的盗掘之后,洛阳周边的古墓迄今大约已经十穴九空。
登上北邙山,才知“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站在洛阳市区东北角春都路附近的河南省洛阳监狱大门前,抬头就可以看见北邙山。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海拔只有300多米。它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山不在高”,独特的地理位置,令北邙山在中国的地理文化上有了独特的意义,绝对不可小觑。
中国唐史学会理事赵跟喜先生特意带记者登上北邙山。北邙山绵延在黄河南岸,东西走向百余里。站在北邙山上南望,地势开阔,伊水、洛河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缓缓流过,更远处是嵩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应了古人墓葬要“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于是这里成为古人理想中安息的“风水宝地”。
这一习俗流传千年,唐人甚至有了“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白居易则留下了“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的诗句。北邙山上,现存有秦相吕不韦、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西晋司马氏、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以及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
对“北邙无卧牛之地”的寻常解释——“墓冢已经多得连卧一头牛的空地也没有”,赵跟喜并不认同:“不是山上真的没有一片可以卧牛的空地,而是指所有的地都有了主。”正是“北邙墓冢高嵯峨”,秦、汉、晋、南北朝的名门望族纷纷在北邙山建墓,一般平民百姓已经买不起北邙山的墓地了。
除了古人“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北邙山还有什么特点吸引了历朝历代的先人?
在北邙山的山崖上,记者果然见到了独特的山体:
北邙山的山体是红黏土,在一层足有一二米厚的红土之下,是一层10厘米到30厘米不等的白色黏土层;这层黏土层的下方,又是3到5米厚的红土;红土下面又是一层白色的黏土,而这层黏土的下方,仍是厚厚的红泥。近看,这白色的黏土,像是由大小不等的石灰组成;远看,则整个山体层层叠叠,北邙山果真如史家所言,“土层深厚”。
赵跟喜先生指点记者:“北邙山不仅水深土厚,还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白色的黏土层就是过去老百姓灾荒年吃的观音土,当地人叫‘料僵石’。”
赵老先生说:“不进水,不塌陷,防潮和坚固,是墓室长久保持的基本要求。观音土对古人墓室的保持十分有利,它既不容易渗水,能使墓室保持干燥,又比较密实,有利于墓室的稳固和对棺木的保护。北邙山山体上的泥土层厚度在5~15米,土壤黏结性强,坚固致密,为墓室的保存提供了非常好的土质条件。对古代的造墓者来说,能将墓室造在两层观音土的中间无疑是最优选择。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