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等名著拍了又拍 中国文化为何缺好本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三国》等名著拍了又拍 中国文化为何缺好本子
2010年05月13日 07:4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缺沃土,为何缺力作

  新版电视剧《三国》正在热播,新版《红楼梦》等亦将陆续上演。重拍的不仅是这些古典名著,但凡一些经市场印证过的经典,诸如金庸的多部武侠名著,也是拍了又拍。重拍经典的是与非、得与失见仁见智,这里暂且不论,但它折射当下中国文化“缺好本子”的尴尬现实却值得警觉。

  好本子是什么?好本子就是文化产品中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了价值极高的创意因子,最终的文化产品就具备一种无声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产生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其他效益。一部《阿凡达》横扫电影市场,让国人充分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威力。

  今天的中国,不仅在演艺圈,在整个文艺界,“缺好本子”几乎已成一个共同的叫苦语汇。地方剧种黄梅戏、扬州评话等在不同场合都喊出了“不缺好演员,就缺好本子”的苦恼。张艺谋因缺好本子也只好翻拍,前一段热映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即翻拍自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光是买剧本就花了3000万元。“中国内地有国际化的导演,但没有国际化的编剧。”

  在国际文化交流渗透的大背景下,文艺界对好本子的集体喊“渴”,不仅喊出了对文化创作者的殷切期待,也喊出了对提升国家文化创造力的热切渴望。毕竟,深受悠久灿烂文化浸润的中国,并不缺文化创造力的土壤和源泉。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如果不注重提升文化创造力这个根本,即使都“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产品终究也会“行而不远”。

  好本子需要作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毕生的心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提升国家文化创造力,还是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创作者的创造力。

  前不久,《暗算》作者麦家撰文批评一些出版商的势利。7年前他打磨了10年的心血之作《解密》四处被退稿,今天他还在想象中的文字却已有人等着、抢着要出版。其新作《风语》还未脱稿,一书商只字未看过就开出500万元天价。麦家拒绝后感叹道:“他们不是冲着我的作品来的,而是冲着我的名声来的”,“他们不要无名作者的好稿子,宁愿要一个名作家的烂稿。”

  麦家的批评,揭示的是文化产品评价的价值紊乱和标准缺失。事实上,不论是拒绝无名作者的好稿,还是宁要名作家的烂稿,都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文化产品核心价值的不尊重。其后果就是,难以形成正确导向和良性循环,大量有心于精品创造的作者,或苦苦挣扎,或改行他就,或随波逐流。即使成名成家,也未必能抵住利益诱惑而再出精品力作。

  诚然,文化创作者应当努力切准时代脉搏、领悟生活真谛,同时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潜心于创作;我们的社会更应当建立文化产品的科学评价标准和机制,形成尊重作者创造价值的氛围。如此,文化创造力方有实在提升。

  陈家兴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