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逝世400周年 中外学者沪上论“文明对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利玛窦逝世400周年 中外学者沪上论“文明对话”
2010年05月12日 0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5月11日电 (邹瑞玥)11日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利玛窦逝世400周年,借上海世博会举行之机,一个以“文明对话与全球挑战”为题的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开幕。与会中外学者就人类社群融合、民族和解、机构合作,以及宗教之间的共存与和谐等话题展开探讨。

  论坛主办方、复旦大学“徐光启-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李天纲介绍说,400多年前,利玛窦来到中国,与上海籍士大夫徐光启合作,将西方先进的科学、几何、历法、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识译介进入中国社会。他主持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首次带来了“万国”概念。

  利、徐二人的文化互动,不仅给中国带来深远影响,也将东方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带至西方。17世纪的欧洲改革就吸收了“启蒙”、“理性”等颇具东方特色的人文主义元素。这段卓有成效的文化互动,共同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局面,具有多元文明对话的全球意义。

  与会学者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旨下,人类无分种族、地域、阶级、信仰,各筑精美场馆,欢聚浦江两岸。此时,搁置争议,用文明对话的方式,面对全球挑战,同舟共济,其意义愈显重大。

  有学者提到,文明对话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上溯至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期间举办“世界宗教议会”,它使宗教研究摆脱单一宗教的神学传统,肯定了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儒教、佛教、道教等各大宗教之间的平等地位,给文明对话和会通提供了基础。

  在李天纲看来,当今世界对文化交流的理解应该超脱“文明冲突”这样居高临下的方式,而是“美美与共,各善其美”,本次论坛意在通过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学者之间的对话,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增进不同种族、民族、宗教和信仰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各种全球问题。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