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两周年:羌笛传人收徒 古韵清扬克枯乡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汶川地震两周年:羌笛传人收徒 古韵清扬克枯乡校
2010年05月11日 14: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汶川5月11日电(记者 黄耀辉)远古悠扬的《纳吉纳啦》羌笛曲在汶川克枯乡小学教学楼响起,11日,75岁的羌笛传承人龚代仁以“独凑”的形式开始了他在国内首次开堂收徒教学。

  羌笛的起源动人而浪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的传承人龚代仁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羌笛的故事”:史前,上天派了一男一女来到人间,男子叫杨宝,女子叫歌布,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因河水险隔,河西的杨宝吹着羌笛,河东的女子吹着口弦,隔岸思念,后溯流而上,在一个小沟处相会。

  龚代仁说,从此地球上有了更多的人,羌笛和口弦也就流传至今。羌笛的历史声音靠羌族人传承。上世纪50年代青海省湟中诺木洪地区出土的一支横吹的四孔骨笛分析,其文化年代已有3000年之久,其外形和材质与现在的羌笛皆有渊源。

  克枯小学校长高炬告诉记者,学校聘请龚大爷教学羌笛,就是要把羌族的文化传承从小学生做起。

  克枯乡是羌族居住地,“5•12”大地震后,由广东肇庆对口援建。据肇庆市援建工作组副组长兼克枯乡副乡长余锦兴介绍,肇庆提前九个月完成援建任务,仅克枯乡小学总投资约2705.84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94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15平方米。

  余锦兴说,肇庆工作组还专门为该校添置了一批羌笛乐器,目的就是希望优美的羌笛在克枯乡传承下去。

  龚代仁羌笛技艺是祖传的,13岁就跟着父亲学。他告诉记者,年纪越小越容易掌握。他过去收徒是一对一,今天是上讲台面对一所学校的学生,心里感到高兴,也愿意无私地把羌笛的技艺传承下去。(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