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1号坑第3次发掘至文物层 出土114件兵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秦俑1号坑第3次发掘至文物层 出土114件兵俑
2010年05月11日 10:41 来源:西安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挖掘自2009年6月13日启动以来,截至目前,文物层以上堆积全部清理结束,出土了114件兵俑,陶俑均已破碎但大部分施彩。

  俑坑曾遇雨又起火

  此次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遗址的北侧中段,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包括三条隔墙、两条过洞。遗迹包括建筑类、兵器类、车及附属朽迹如鼓、彩绘木环、遮汗、马橛,另有2处植物炭化颗粒堆积。

  在对建筑遗迹的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的席痕与棚木之间隔有薄层淤泥,说明席子腐朽之前俑坑就曾遇雨。另外,在本次发掘区的西段有一条南北向甬道,除了横梁上的木炭痕迹外,该位置的红土层块状板结倒塌,陶俑二次受火,通体呈红褐色,证明此处曾经发生过比较大的火。

  彩绘发现让人惊喜

  本次挖掘发现的陶俑都是破碎的。但是陶俑彩绘情况却让工作人员感到惊喜。柲、弩、鼓等各种器物上的彩绘均有保留。尤其是2件漆柲,图案完整,色彩艳丽。

  发掘出的陶俑个体因“人”施彩,肤色或粉白或粉红,服饰用色更是异彩纷呈,袖肘部多红、紫等浓烈色调。尤其是1例分段绘彩衣袖陶片,此衣袖短、窄,明显异于以往所见,直径不足一厘米的甲钉用彩也包括了天蓝、枣红、淡紫等数种。有的先用褐色漆底,再涂红,然后再涂白。同一个陶俑甲衣上相邻甲丁用色有白有雪青,这类材料充分体现了秦人服饰、秦军铠甲编缀方式的多样性。工作人员介绍,彩绘陶片少量放入实验室,大部分都要进行慎重保护。随着工作的深入,彩绘保护工作将更加艰巨。

  箱型器为本次新发现

  发掘中发现了2处木车遗迹,保存状况极差,大部分为破碎的木炭残迹。但在其中发现了前两次清理鲜见的材料。

  两车舆的位置均有长方形朽迹,据推测,原材料不可能为木质,应为皮胎夹纻类漆器。此类遗物的性质、用途目前尚难确定,有两种推测,一是车舆内铺设的车茵,一是随车携带的皮箱。

  这些箱型器遗迹虽都经火烧,但形制清晰,胎外贴织物然后经多层髹漆,口沿部分以质地较硬的植物包镶一周。胎朽后薄如蝉翼,应为皮质;织物经纬致密,似为绢;器盖上还残存纤细如发丝般的红、蓝、白色云状纹饰。器底做工考究,四周45°接缝包边,缝细不过3毫米。此物的定名、用途、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挖掘更注重细节

  据发掘领队曹玮介绍,由于前两次发掘已经完成大部分工作,本次发掘工作中更注意细节材料的提取,以便获得更深更细的数据。例如通过鼓环内织物、车幕痕迹的现场清理和显微拍照,初步统计到了不同用途织物的经纬数,并提取样品备检。此类材料对研究秦代纺织史弥足珍贵。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彩绘回贴、土层中残留彩绘的揭取、遗址三维信息采集、资料矢量化存储以及博物馆内公众考古展示等涉及文保、博物馆学、电子信息化等各领域的相关研究将同时开展。(记者 于京玄)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