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位于广东汕头南澳岛海域的“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开始大规模打捞。虽然下午海上天气骤变,但打捞船上依然一片繁忙,一筐筐的青花瓷器不断随着吊臂缓慢上升。考古队表示,这些瓷器整体厚重、图案随意,大多不算精美,属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
受天气影响,推迟发掘达半年多的这一水下考古项目重启后取得阶段性进展,考古队抽取沉船上层覆盖的淤积物,并在隔舱板之间发现成摞码放整齐的瓷器文物。目前见到的文物种类主要是青花瓷大盘,也有少量碗、钵、杯及金属凝结物。
“其中,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有代表性的器物,瓷胎和釉质比较厚重,青花颜色不太鲜亮,发灰或者发黑,无论人物还是花草图案都比较随意。瓷器表面施满釉,底足粘有细砂,即‘砂足器’,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据考古队文物组人员介绍,从4月10日起考古人员下水打捞到昨日,他们采集出水的完整和可复原文物共计1000余件。
对话专家
今年要打捞船体不现实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认为南澳Ⅰ号考古发掘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孙键(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这条沉船所载瓷器是外销瓷,国内发现得很少,这对解读明代海外贸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沉船的确认对研究中国的航海史也有帮助。
南都:怎么确认是外销瓷呢?
孙键:发掘出水的不少大盘、碗在国内不常用,也不符合国内消费习惯,就是为了外销而生产的。在国外已发现不少类似器物。其产地许多就在闽南如漳州窑。
南都:这次打捞出水文物有什么新发现吗?
孙键:这次打捞出不少金属器,如铁、铜器。还有铜钱,能够确认为明代晚期。这些金属器是什么器物或者是用作原料,现在还难以明确。
南都:出水文物现在是如何保存的?什么时候能够上岸?
孙键:这些文物暂时还保存在打捞船上,放在一个保湿的环境里,以尽量减少其物理、化学的变化。至于上岸时间,要请示文物部门。
南都:不少人在推测沉船原因,目前了解到的船体的情况如何?
孙键:现在还没看到完整的船,沉船走向为南北向,现在要谈沉船原因很难。船体打捞方案要报国家文物局,需要专家论证。今年会做方案,但今年要打捞船体不现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