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有选手反复参赛 “回炉”歌手折射歌坛无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青歌赛有选手反复参赛 “回炉”歌手折射歌坛无奈
2010年05月10日 10:46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青歌赛团体三强武警、新疆、空政昨晚决战紫禁之巅,而观众对青歌赛中歌手“回炉重赛”的议论却愈演愈烈。有网友指出:“有的选手都已经参加过好多届青歌赛了,都已经拿到银奖或者很好的名次了,为什么还来和新选手竞争?”甚至有观众把反复参赛歌手叫做 “二锅头”。对此,央视青歌赛相关工作人员的解释是:青歌赛对选手的参赛次数历来没有规定,只要年龄在18周岁至35周岁之间都可参赛。

  反复参赛 新人原来是旧人

  歌手反复参赛,在近几届的央视青歌赛上屡见不鲜。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12年中六度参赛的陈永峰。从2000年开始,连续参加了4届青歌赛,还曾两次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在2004年还获得“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唯一特别大奖的刘和刚,仍然选择“回炉”,直到将金奖收入囊中才结束征程。而本届青歌赛上的“回炉”歌手也不鲜见,比如曾获银奖的王丽达这次又冲着民族唱法的金奖而来。

  不少观众认为,歌手不断回炉“引发审美疲劳”。有一位网友质疑说:“这些歌手拿过奖,有的甚至已经为电影唱过主题曲、演过小品还上过央视春晚,他们再来参赛,无非占了新人名额,这样的歌手说好听点是有毅力(拿奖),说难听点就是大人抢小孩饭碗。如此下去,青歌赛如何培养新人呢? ”也有观众建议,青歌赛就是一个推新人新作的比赛,大赛组委会是否可以考虑拟定新规则来杜绝 “比赛专业户”——凡进入过单项决赛的选手不能再参加比赛,给真正的新人多点机会。

  平台不够 一赛了之难被识

  对于回炉歌手的参赛动机,不少观众都认为是出于“未能拿奖”或“未能得金奖”的遗憾。网友小崔曾留言:“对于选手们来说,一朝中举才能飞黄腾达,所以才有那么多银奖选手连番参赛,不得金奖誓不罢休。 ”但也有观众认为,歌手想拿金奖没有什么不对。评委金兆钧也认为,“新老选手同台不等于不公平,这就跟运动会差不多。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是在比赛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赛程的事实表明,青歌赛对“旧人”也没有给予特别的“关照”,如六度参赛的陈永峰还是最终被挡在12强之外。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已获奖歌手、甚至著名青年歌唱家仍然来新人舞台参赛,折射的是当今歌坛(尤其是美声、民族歌坛)传播推介平台匮乏、亮相机会甚少的无奈现实。像央视青歌赛这样的大赛,连续几十场直播,收视观众能超过10亿人次,也可以收到百万来电或留言短信,但这之外并没有后续力量来推进对这些新人新作的传播。不少获过主要奖项的歌手,后续演出机会很少,而央视对美声、民族新人歌手能够给予大型晚会上 “一人半首或一句”的推介,已属不易。民族、美声唱片界对于歌手的推介、包装,对于赛场好歌的发掘与唱片同步推进,都是非常滞后,也难怪那些曾经获过银奖、铜奖的歌手,赛后还是很快被冷落和忘却。有个别歌手表示,“回炉”一次,至少有了好几次甚至十几次的演唱、登台机会,平时哪有那么多高规格的舞台可以上啊?这是他们的无奈,也是内地歌坛的无奈。   (记者 伍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