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走进全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的家,四壁是书,透着一股书卷气,采访自然从书开始。
书是阎老的宝贝,他家有上万册藏书。今年已80岁高龄的阎老,每天手不释卷,坚持读书看报。阎老说,自己这一辈子除了每天读书学习是必须的外,并没有刻意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基本处于顺其自然的状态;但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情,那就一定争其必然,务求取得好效果。
用18天写成歌剧《江姐》
阎老的藏书涵盖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历史、政治、宗教等领域。阎老兴趣广泛,读万卷书,自称有“吃什么都香”的感觉。
出生于1930年的阎老,青年时代经历了从“信教”到“信党”的转变。4岁时,他就进入天主教堂念书;后来,考取重庆南开中学,接受了进步文化思想的影响,从而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重庆解放前夜,几位朋友劝他去台湾或香港,但他坚定地说:“我哪儿都不去,我要迎接解放。”
饱读中外典籍、亲历新旧社会的阎老自觉意识到,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因而,在关键时刻,阎老总是自觉站出来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
1962年,我国正经历3年困难时期,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社会很需要坚定信念、提振信心的文艺作品,为党提一提气,为民鼓一鼓劲。当时,阎老受小说《红岩》的启发,利用探亲休假的时间,用18天写成歌剧《江姐》。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在《红梅赞》的旋律中,江姐,这位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英雄,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甘愿忍受折磨的革命者,让一个民族看到了信仰的力量。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观看歌剧《江姐》后,鼓励剧组人员:“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
改革开放之初,回应社会上一些人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的错误思想,阎老用一首《军营男子汉》告诉人们,天下最优秀的男人是军人;后来,又以一首《长城长》唤醒人们的国防意识。
面对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困顿和迷惘,阎老借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告诉人们:改革的路就在脚下,激励人们勇敢往前走。
当社会上有人恶搞红歌、歪曲“主旋律”时,阎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抵制,在歌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
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
大家难以相信,阎老的艺术之路,是从舞台上拉大幕起步的。1955年,阎老所在西南军区文工团撤销,被分配到空政文工团工作。到空政文工团的头5年,阎老经常是一个人干七八个人的工作,拉大幕、点气灯、演反派、讲相声、打快板、演双簧,哪个岗位缺人,他就往哪里顶。阎老说:“拉大幕,我比别人拉得快;跑龙套,我当个角儿倍认真;点气灯,一年演几百场,没熄过一盏灯。我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事来做,而且要做就做最好的。就这样,我年年评先进、当劳模。”
“当你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时,你离成功的门槛就越来越近了。”阎老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必须脚踏实地往前走,千万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
回想当初,阎老说自己是不太情愿搞创作的。那时,阎老喜欢当演员。唱歌,中音唱得很好;讲相声,连讲7段,观众还不让下台。但组织上最终安排阎老搞创作,阎老说:“当时,我做通了自己的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这一干就是50多年。”50多年来,阎老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全国全军的重大文化任务。
“五星邀五环,北京连四海,中国正开放,长城敞胸怀……”1992年9月4日晚,第七届全运会主会场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会歌《五星邀五环》响彻云霄,而她的作词者就是阎老。歌中,“五星”代表中国,“五环”代表奥运会和奥运精神,阎老用一个“邀”字,便把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共识突现出来,受到第七届全运会组委会的一致好评。2000年,我国申奥成功,阎老又饱含激情,创作了热情豪迈的奥运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唱出了中国的博大和博爱。
2009年,79岁高龄的阎老参与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编创,担任文学总指导,对于《复兴之路》在文学上形成独特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1986年开始,在空军、总政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阎老参与组织策划了十五六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为每年的总政全国双拥晚会、“3.15”晚会担任总策划、总撰稿。
“做人就要像麦穗, 始终低着头”
阎老是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的老会员,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员,自称杂家。
兴趣广泛,博闻强记,触类旁通,是业界同行佩服阎老的地方。成名后,阎老从未放松学习,如今80岁高龄的他也没有退休的感觉,每天的重要报纸要看,重要的电视新闻也要看。他说,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让自己的思维与时代同步,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生活中,阎老时常用这些话提醒自己。对于名,阎老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真正的名人是“明人”,即明白人,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管你当多大官、有多大的名气,千万不要摆架子,架来架去,就把自己架空了。
论资历和年龄,阎老在空政文工团都是“第一老”,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自己放到组织当中,放到大伙中间。每次外出,阎老都向团里请假销假;党组织生活一次不拉,每个月准时交党费;团里有事,他总是提前10分钟赶到。就是住宅小区里的警卫、花工、炊事员、卫生员,阎老都很熟,每次见面,他总是主动上前和他们打招呼。
阎老一生经历了许多事,在十年“文革”中,也是坎坎坷坷,但终归没有大起大落,这与他拥有的人生智慧不无关系。
陈劲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