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大学钱乃荣教授、《上海戏剧》胡晓军主编、上海昆剧院著名小生演员张军的帮助下,本报记者日前在位于上海近郊的古镇朱家角谭盾工作室采访了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音乐家谭盾。
在采访之前,记者听过谭盾的交响乐作品《地图》;看过谭盾配乐的电影《卧虎藏龙》;欣赏过谭盾创作的歌剧《茶》。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谭盾的音乐作品,那就是“非同凡响”。像谭盾这样一位充满艺术灵性与非凡才华的音乐家,想必与“普通”二字不搭边儿。然而,见到谭盾本人,记者才发现,原来享誉世界的乐坛才子衣着简朴,性格随和,笑容亲切,根本没有所谓“艺术 家 ”的“范儿”。谭盾言谈举止气定神闲,坦诚率真。谈起心爱的音乐世界,谭盾的表情立刻生动起来。
谈世博会实景昆曲《牡丹亭》:乐队只用一箫一笛一古琴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演出项目之一,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别具一格。谭盾担任该剧的制作人兼艺术总监。就在朱家角的一座古典园林里,谭盾与几位艺术家一同尝试创作国内第一部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站在园林里现场指导排练的谭盾,常常感叹园林如此之美,昆曲如此之美。他的创作初衷是一定要向观众传达出这种美妙的心灵感受!
“我与好朋友 ‘昆曲王子’张军、舞蹈家黄豆豆一拍即合,想把昆曲经典《牡丹亭》搬到古典园林里来演,我们相中了朱家角的课植园。昆曲声腔的婉转迤逦与园林的曲径通幽异曲同工,况且昆曲诞生之初,就是在园林里演出的。在音乐方面,我想继续进行大胆的尝试,我指挥过上万人的大乐队,却从没敢用过一箫一笛一古琴组成的乐队!这太有挑战性了!”谭盾感叹道。记者应邀来到课植园排练现场,谭盾不断尝试请昆曲演员变换位置进行表演,他非常兴奋地体验着演员声腔随空间位移而产生的微妙变化。他不时地回头问记者:“听出来了吗?每一秒的声音都在变! ”
这部园林版《牡丹亭》的开场始于琴箫之间似有若无的呼唤……谭盾如此阐述该剧的音乐创作理念:“长久以来,我们听惯了立体声,听惯了剧场空间里高科技营造出的乐音。我们不妨转换一下,在有机环境里听听有机音乐,重拾被我们忽略太久的美妙声音。啾啾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汇成了一首多么美妙的音乐!园林就是乐器,流水为琴,山石为缶,花鸟吟唱,风吹草动是交响。我们极简的乐队与这些自然的声响巧妙融合,会给现场观众带来从未体验过的感受。 ”把昆曲演出回归到古典园林,不用任何扩音设备,展示“有机”的声音,无疑是该剧音乐方面最特别之处。然而,一部昆曲的音乐果真可以用一根箫、一支笛、一把古琴来完成吗?谭盾自信地回答说:“旦角的一个拖腔、一个转身,就好比中国书法潇洒的一笔。写意,却内涵丰富。而一把古琴、一根箫、一支笛,也能营造出这样的意境。无中生有,少中见多,从极致简约中看到意象丰富。 ”谭盾告诉记者,在室外的空间里,一根箫的乐音可以在若干点上产生层次丰富的回声。
箫声从小船上传来,琴音从假山上飘来,杜丽娘在亭子里吟唱,柳梦梅在假山石下拾画。这可不是舞台上的虚拟场景,而是园林里实实在在的画面。当记者问及园林实景其实就是最大的写实,这是否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写意特征相悖?谭盾回答说:“如何处理实与虚的关系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如果说,以往在剧场里上演的昆曲《牡丹亭》是在虚中求实,那么,园林实景版则是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你已经听到,这部剧的音乐完全具有写意性,而其他方面的写意特征,我现在还得保密,等到6月初公演时谜底就会揭开。届时,观众将会体验到我所说的虚实相生所产生的极致之美。 ”400年后,我们该怎样还原汤显祖那个至纯至美的《牡丹亭》?谭盾告诉记者,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正是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的核心所在。
谭盾曾有三次与昆曲有关的创作经历,第一次是1982年,与京昆表演艺术家杨春霞一起创作了电子音乐版昆曲《游园惊梦》;第二次则是与著名作家白先勇以及美国导演彼特·塞勒斯一起合作,为表演艺术家华文漪主演的话剧《游园惊梦》作曲。而对于这第三次,谭盾认为是从本质上回归昆曲,回归汤显祖,回归《牡丹亭》。
谈北京奥运会标题音乐:音乐虽短难度很大 共播放1.8万次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播放次数最多的乐曲,并不是主题歌《我和你》,也不是众星合唱的《北京欢迎你》,而是不被人注意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就是一个凸显主题性的音乐基调。谭盾创作的这个标题音乐曾出现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上,在运动员领奖时更是不停地滚动播放。据统计,这段音乐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共播放了1.8万次。谭盾坦言,创作这段短短的音乐,所承受的压力之大难以想象。国际奥委会当初给他提出的作曲要求很明确,既要激动人心,又要百听不厌。如此大的创作难度令谭盾几度想要放弃,但最终他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段标题音乐,谭盾创作了半年之久。
谭盾说:“音乐创作的考量是全方位的。我所理解的北京奥运会的标题音乐应该汇集喜悦、成功、荣誉感、振奋人心这些元素。标题音乐要起到给运动员和观众以引导的作用,运动员们一步一步走上领奖台是多么不容易!而到达那里之后,他们还要朝着更高的目标继续走下去。我在创作中,极力让《金声玉振》这段标题音乐传达出情感与精神力量! ”
谈《卧虎藏龙》配乐:说服李安将胡琴换成大提琴
谭盾为电影 《卧虎藏龙》配乐,一举摘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凡是看过《卧虎藏龙》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对该片的音乐留下深刻印象。川剧打击乐与大提琴共同演绎着优雅、神秘与伤感。
但观众有所不知,关于是否用大提琴演奏该片的音乐,起初谭盾与李安导演争论不休。谭盾坚持这部影片的音乐一定要加入马友友的大提琴。谭盾的这一想法让李安有些吃惊,因为按李安的想法是用胡琴作为主奏乐器。谭盾不慌不忙地解释说:“任何东西都需要有一个脊梁骨,其他东西是靠这个脊梁骨串起来的。好比一串可口的羊肉串,可能由羊肉、洋葱以及辣椒粉等组成,如果这些东西不是串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放在那里,就没人会拿起来单独吃。马友友的大提琴就是这样一根脊梁骨。虽然胡琴兼具表现力与感染力,但在《卧虎藏龙》中,大提琴低沉优雅的音色比胡琴更适合表达影片的独特韵味以及内在的情感力量。 ”后来,李安被谭盾说服了。于是,原本属于胡琴的演奏部分,被换成了大提琴。
早在大学时代,谭盾就与电影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的首部电影音乐作品是为名导李翰祥的名片《火烧圆明园》配乐。不过,谭盾称,《卧虎藏龙》真正圆了自己创作电影音乐的一种浪漫梦想。在《卧虎藏龙》之后,谭盾又应邀创作了电影《英雄》《夜宴》的主题音乐,从而构成了谭盾武侠音乐三部曲。
在为《英雄》配乐时,谭盾的创意灵感再次刹那闪现。张艺谋提出想要那种饱含沧桑的音乐,他问谭盾:“你用什么来表现? ”谭盾轻松地回答:“我把帕尔曼那把小提琴给调低八度。 ”音乐家帕尔曼使用的小提琴是世界上现存最贵的小提琴。最终,大胆的谭盾没能动了爱琴如命的帕尔曼的那把名琴,他只好把一把中国小提琴调低了八度。原本富于细腻浪漫风格的小提琴,经过谭盾这样大胆地一调,就奏出了那种嘶哑的、蒙古长调的味道。于是,《英雄》的音乐打动了张艺谋,也打动了观众。
谭盾透露说:“虽然结果都很和谐,但是创作过程中却充满了尖锐的碰撞。我从来没有试图去迎合谁,我觉得,不如把这叫做我与李安、张艺谋、冯小刚之间的一种融合。我要特别感谢他们三位给予我的宽容和信任,他们让我体验到创作电影音乐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
本报记者 王臻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