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版的《三国》刚开始播出没几天,就引起了一片争议之声:很多观众对曹操取代刘备成为叙事的焦点非常不习惯,更多观众则已经开始担心新《三国》有意颠覆既有的历史价值观。加上央视趁热重播老《三国》,一时间新老《三国》的对比不但成为荧屏上的对手戏,更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娱乐话题。当然,这样的对手戏并不真的是对等状况下的博弈:所有统计结果都证明,新《三国》是无可争议的收视冠军。
网友的争议声和绝对的收视率,自然折射出对新《三国》评价的反差,而在这种差异的背后,或许是一个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变迁。其实现在人们或许已经淡忘了,当年老《三国》轰轰烈烈热播的时候,不是照样有人批评它照搬原著却没有多少真正的创造,至于以蜀汉为正统的历史价值体系,当时不也一样被部分学者批评为腐朽?不过那时候,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诸葛亮赵云他们还是最吸引人的正面形象。而现在,以对曹孟德的重新评价为代表,主流价值观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虽然这样的变化在知识分子的层面,早就已经完成了。
事实上,从价值观或者立意的角度去评价高希希的《三国》,多多少少是有些离题的:这部电视剧不是要建构什么文化精神,这无非是一场可以吸引大多数人参与的全民娱乐而已。正因为其娱乐取向,所以在叙事上,高希希需要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叙事焦点;在故事上,高希希需要舍弃人们耳熟能详的桥段而代之以更具悬念的剧情;当然,在表现上,高希希更是以在电视剧中难得一见的大手笔构建了真正的恢宏场面。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新《三国》给我们带来的是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作为一部电视剧,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足够了。我们可以说,高希希以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和技术手段,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重拍古典名著时应该达到的高度。
网络上,关于新《三国》的技术分析非常多,最典型的,就是列举剧中的种种漏洞。比如宫殿陈设的错误、称谓的混乱等等。这类技术批评,新《三国》剧组大部分可能只能接受,因为挑错的人非常专业———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此专业而强大的民间挑错队伍,其实恰恰证明了《三国》本身的群众基础和观众对新《三国》的期待。现在剧集还没有放完,新《三国》是否能真正满足观众们的这种期待还不能完全确认,不过从开头几集的崭新叙事,我们有理由对此怀有信心。
最后需要说的是,今年是四大名著的大年,四大名著改编的大戏据说都要上演。作为观众,我们期待的不是对原著的简单重复,却也担心导演和编剧的雷人改编可能糟蹋原著的精神。从这个角度出发,新《三国》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在老故事里,看到了新意思。或许从新《三国》开始,我们对三国时代的理解,也终于可以不再停留在罗贯中的框架里面了。
□小克(北京 编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