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西门庆”,感谢中国文化的博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争抢“西门庆”,感谢中国文化的博大
2010年05月05日 10:31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基于中国古典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金瓶梅》居然引发了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的“西门庆故里之争”。西门庆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淫贼、恶霸、奸商”的形象,成为当地政府吸金之宝。《阳谷县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强调:“要做大做强《金瓶梅》历史巨著利用文章”。而《金瓶梅》文化游览区内也设有“西门庆故居”等系列文化景点。按照规划,该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达20万人次,景点商品销售收入可达300万元,预计5年内收回投资。

  实在得感谢中国文化的博大久远,给后人的生存提供了如此大的空间,特别是当价值观颠覆,是非颠倒时,我们甚至得感激史上的败类了,如果没有西门庆,当地也只能拿武松赚钱。按照这个规律,那些只出豪杰、英烈的地方,真是要抱怨自家水土局限了经济增长呢!

  其实,用文化产品带领一个产业的形成,在国内国外都有成功先例,比如韩国电视剧带来的世人对韩国的关注就是典型。但不管哪种文化产品,要通过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的引领作用带动经济增长,非此,不可能使一个植根于此的产业有长足的发展,因为这个产业形成过程中,时刻都要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反观和审视,一个违背了人伦法理的产业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点,否则,社会的文明就不可能进步至今,否则古人也不会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遗训……当然了,古人可能没想到,现在人有“只要能挣钱,宁可不做君子。”的执著吧?

  不能否认“眼球经济”的力量,为了炒作,不择手段而甘愿付出代价的例子在娱乐圈中到处都有。先借助丑态、绯闻甚至是艳照引来关注,比如“芙蓉姐姐”,最终还真是因出名受益。这个手法使君子之道苍白了不少,只要是财,道可以不拘,大不过在最后通过华丽转身重新做人……

  不能小看这种捷径的诱惑力,一旦走得顺畅了,习惯了,可能连最后转身的愿望也没有了。逐渐的,被正义感和价值观鄙夷的非分之道,就会逐渐成为一条正路,就像西门庆的故里之争,如果没经媒体曝光,没成众矢之的,赚到第一桶金时就有了继续下去的理由,可以继续搞活经济,也可以继续失去廉耻,如此下去,文明的进化自然会失去去伪存真的可能,而经济的发展就有可能和文明的返祖同时开始……

  佟彤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