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发现最大"天坑" 112户村民转移(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宜宾长宁发现最大"天坑" 112户村民转移(图)
2010年05月05日 09:4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直径40米的“天坑”扩大到了60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专家赶赴宜宾长宁查勘,“天坑”不远处有一煤矿,近期发生了涌水事故。

  4月27日凌晨开始,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红旗村和石垭村陆续发生地层塌陷,相继出现26个“天坑”(本报昨日报道)。昨日,“天坑”的数量没有增加,但部分“天坑”在继续垮塌扩大,最大的“天坑”直径已从前天的40米扩大到约60米,转移的村民也从5户增加至112户。昨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专家已赶赴宜宾,对“天坑”进行现场查勘。

  一夜垮了7次

  最大“天坑”直径增至60米

  昨日,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大弯头”坡上的天坑依然是最大一个坑,但经过一晚不停垮塌,坑口直径已从40米扩大到约60米。

  “昨晚我一晚都没睡,坐在院坝里,身份证和钱揣在身上,随时准备逃命。”家距这个天坑仅30米的村民陈分模说,3日晚上和4日凌晨,“天坑”垮了7次,4日上午垮了4次。每次垮塌,都是惊天动地的声响,特别是晚上,那声音听着好吓人。陈分模说,她再不敢在家里住了,已经在联系搬迁。

  “不单是这个坑,旁边的‘天坑’也变大了,我们怕得很。”村民们说,他们都已经接到了村里动员他们临时搬迁的通知,正在联系亲友,晚上去住宿。

  112户村民转移

  0.6平方公里被划为危险区

  “你去砍些竹子,插到坑边,做上记号,严密监测坑有没有继续垮。”昨日,红旗村村支书正在路边给村干部安排工作,他说,现在要严密监测“天坑”的变化,每2小时向镇上报告一次。危险区周边的群众,都领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

  随着“天坑”的扩大,多个“天坑”的警戒线也随之扩张,为了安全需转移的村民也由5月3日的5户骤增至112户,共290人。

  据宜宾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此次“天坑”影响的面积约0.6平方公里。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地质工程师王拥军说,由于“天坑”还在不断垮塌,为了保证村民的安全,国土部门将红旗村6组、石垭村1、2、3、4组划为高危区,区内112户,共290人将暂时性避让转移,可投亲靠友,也可入住当地政府提供的帐篷。

  省上专家赶到

  “天坑”成因正在调查之中

  昨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专家赶到硐底镇对“天坑”进行实地查勘,一位姓杨的专家表示,通过现场的查勘,他们正在就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目前“天坑”的成因正在调查之中。

  宜宾市国土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地质工程师王拥军表示,硐底镇属于喀斯特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使得其地质的岩溶非常发育,长期的干旱、地下水的过量抽取等都可能会导致“天坑”出现。王拥军说,2008年江安县五阁出现的“天坑”的土地地质结构与硐底镇基本相同,通过调查,江安的“天坑”成因是抽水等原因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对于村民们相传的“天坑”成因和煤矿有关一说,曾在煤矿当过矿长的村民张小红说,“天坑”所在的山名叫“雷打顶”,以前有个大湾煤矿在这里挖过矿,但已经停产,其井口与“天坑”的直线距离约80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