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从“台湾通行国语国文”说起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晚报:从“台湾通行国语国文”说起
2010年04月29日 15:44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读了20日五色土文章《“汉英混杂”并非洪水猛兽》,里面谈到我国台湾如何如何,因笔者近日访台归来,忍不住想说几句。

  访台的第一个感受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一起交谈,比北京人和广州人、沈阳人和上海人交谈,要容易得多。——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这么说: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用语言交流,毫无障碍。为什么,因为台湾通行国语国文。小学生一进学校,就必须说国语。台北有一份《国语日报》,读者对象就是小学生。每个汉字旁边都标着注音字母(1958年以前,大陆的小学生也是学习和使用注音字母的)。所以,台湾小学生的汉字发音,几乎都和《康熙字典》里标注的一样。不像我们这里,“现代汉语”与时俱进,词典隔一段时间再版一次,每一次再版都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字音实际上是将错就错的,于是,个别字的发音就这样岔开了。

  不错,在台湾仍然使用繁体字,因而那里的书法家绝不会“發”“髮”混淆、“鬆”“松”不分,也不会把明朝人“文徵明”写成“文征明”。回到北京看电视,见字幕上把中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徵”,写成了安徽的“徽”。这样的错误,我想台湾的电视台也不会出现。不过,我和该文作者看法不同的是: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不在于汉字的繁简和与中华文明距离的远近,而在于学问的高低。侯宝林先生在相声里讽刺的“白字先生”,把“北大醫院”念成“此大酱碗”。那时候,汉字可还没有简化呢。

  说到台湾的政客们英语都不错,我倒没有感受到,因为没和政客们打交道。但是台湾的报纸我看到了,而且看到了不止一份,没有发现中英文混用的现象,更别说“以英代汉”了!据说,台湾的政客们在争吵打架的时候,说的也是国语,不用英语骂人。不知道他们回家,是否也管老婆叫“达领”。说到“固步自封”,那得数英国人,你什么时候看见英国报纸上“英汉混用”了?

  如今文化多元,语言当然也可以多元。你爱用“嗷凯”代替“行了”、用“拜拜”代替“再会”,回到家,你也可以跟老公“剀思”,没人干涉、没人反对。不过,作为公众读物的报纸,还是统一使用汉字为好。这倒不是“夜郎自大”,毕竟中国人口多,不懂英国话的人是大多数,尤其那些英文缩写,连英文报纸上都尽可能不用,我们的报纸何必拿它当时髦呢?

    宗春启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