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发现宋朝外销瓷窑 或为"南海一号"瓷产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泉州发现宋朝外销瓷窑 或为"南海一号"瓷产地
2010年04月16日 2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泉州4月16日电(林永传 郭斌)记者16日从泉州文物部门获悉,福建安溪畲埔山发现一处宋青白瓷窑址,出土瓷器器形与“南海一号”出水的外销瓷器器型相一致。此间陶瓷专家称,该窑是继德化窑、泉州东门窑之后,在泉州发现的第三处宋代外销瓷的重要产地。

  16日上午,在泉州市博物馆,当代陶瓷研究专家、该馆馆长陈建中正在认真地整理收集到的瓷器标本。他告诉记者,泉州全国文物普查小组近日在福建安溪魁斗镇凤山村畲埔山发现了一处宋代青白瓷窑址。专家根据从堆积层里采集到的瓷器标本,发现不论从器型、花纹等均与“南海一号”上打捞出来的瓷器相一致。

  陈建中说,这处宋朝窑址占地约两三千平方米,在露出地表的几米厚的堆积层上,放眼看去都是青白瓷的标本和烧制用垫圈和支钉窑具。从采集的标本看,此处生产的器型有大盘、粉盒、碗等,其中大盘的直径有30厘米。瓷多素面无纹饰,釉色青绿或灰青,俗称青白瓷。但胎质灰白、坚硬、厚重。盘面有宋朝瓷器常见刻画和画花的纹饰,有缠枝、卷草等。由于烧制用垫圈或支钉窑具,因此在出土的器内发现留有的钉迹。碗类多采用叠烧,因此,器内多有一周涩圈,俗称“芒口”。

  据了解,宋元时期,泉州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泉州地区的晋江磁灶窑、南安窑、德化窑、安溪窑、永春窑等地方窑口烧造的瓷器,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远销到东亚、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传播着古老而富有魅力的中国陶瓷文化。此次发现的安溪瓷窑遗迹进一步证实了泉州在宋元时期是中国瓷器重要的外销基地。

  陈建中馆长对该处窑址的发现非常关注,他说,“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其搭载的文物正在一步步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秘密,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泉州外销瓷器的研究。宋朝是中国瓷器的一个鼎盛时期,在“南海一号”上发现的瓷器与泉州窑口生产的瓷器相一致,这足以说明泉州是当时民间瓷器外销的重要产地,泉州外销瓷器展示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全盛时期人类文明交流的轨迹,印证了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互相交融、共同发展的辉煌历程。(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