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部门共查办各类案件1.8万余起,其中包括四川成都“6·11”批销淫秽盗版音像制品案、哈尔滨“3·07”储存销售非法图书案、广州“7·15”制售非法音像制品案等大案要案,保持了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此分析说,2009年案件查办工作呈现出四大特点,即: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查办机制更加健全、查办领域有新拓展,以及查处经验更加成熟。
领导重视 为案件查办提供坚强后盾
案件查办是“扫黄打非”的不二法门。面临“扫黄打非”依然严峻的形势,各地“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案件查处,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常抓不懈。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扫黄打非”案件查办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该负责人举例说,河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把“扫黄打非”写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省政府每年都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扫黄打非”斗争;在去年的机构改革中,不仅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增加一名专职副局长,还增设了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处。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都多次对“扫黄打非”作出重要批示,具体指导集中行动、专项治理、日常监管、案件查办等工作的开展,仅2009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批示就达20余次。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孔玉芳每年都代表省委、省政府与各省辖市主管“扫黄打非”的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工作落实,并做到靠前指挥,经常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亲自安排部署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王仲伟曾亲自担任上海“3·06”制作淫秽物品牟利案专案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案件查处进展,先后4次批示部署查处工作,有力推动了该案的快速查明、顺利审结。
2009年11月以来,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唐国忠,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桦等省领导对“扫黄打非”工作作出批示22次,其中,对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批示4次,要求对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依规穷追猛打。
案件查办机制更加健全
在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工作的同时,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更多注重从机构、规章、制度上着手,不断完善“扫黄打非”案件受理、查办、保障机制。
2009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版权局的三个举报中心调整合并为“联合举报中心”,集中接报、分头办理、归口督办不同案件,截至2010年3月25日,共接听、接收各类网上举报、咨询电话、信件13.7万个,特别是开展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以后,日接电话一度达到600余个,网上举报记录也达到13万条。
对举报中心接到的13万余个举报线索,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确立了重点案件督办制度,及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向有关部门、地区进行了转办、督办。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公安部共同挂牌督办“扫黄打非”重点案件达17起;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挂牌、各省(区、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督办重点案件40起。对这57起重点督办案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直接协调督办和专人、发函、电话督办的方式及时掌握案情、推动查处。截至目前,涉及20余个省的57个重点案件的查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此外,“扫黄打非”案件查办保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重点案件查办补助经费使用办法得到了规范,实行重点案件随时审结随时表彰。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共下拨给各地查办全国重点大案要案专用补助经费185万元,有力保障了全国重点案件的有效查处。为进一步规范对“扫黄打非”专项经费的管理,今年2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办案补助经费拨付办法(试行)》,明确了办案补助经费的申请和拨付程序,切实加大了对督办案件的查处支持力度。
查办领域拓展 经验更成熟
针对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扫黄打非”的重要战场这一现状,各地各有关部门把网上“扫黄打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开展相关案件的查处工作。2009年全年,各地共查办网络“扫黄打非”案件860起,其中网上非法出版案件108起、网上制售和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等有害信息案件536起、网络侵权盗版案件216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江西九江“11·16”手机网站传播淫秽物品案等11起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进行了重点督办。
此外,随着案件查办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扫黄打非”部门在深挖线索、严打犯罪行为、严处犯罪分子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尽可能减轻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人民群众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在查办中小学校购买盗版教材教辅案件中,及时为学生更换正版教材,以减少对正常教学的影响。
作者:赖名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