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梦想,死于世俗
尽管有几位著名的天文学家来应聘,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还是把天文学教授的职位,给了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威廉·罗恩·哈密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这无疑让人大跌眼镜。实际上22岁的威廉根本就没来应聘。而3年之前,这个年轻人还曾因初恋失败,打算投水自尽。
原来是离任的布林克利博士推荐了他。博士不仅是这个教授职位的前任,也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的院长。他自然懂得爱惜自己的名声。对自己推荐的这个年轻人,他心里有数。
在哈密顿17岁那年,布林克利就注意到他了。1822年,哈密顿接触数学刚刚4年,就在给姐姐的信中,他声称自己在阅读拉普拉斯的著作《天体力学》时,发现拉普拉斯在证明过程中出现了一处错误。哈密顿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一篇短文,文章被哈密顿的叔叔送到布林克利面前。教授将论文润色后,不仅帮忙发表了出来,还断言“这个年轻人已经是他这一代的第一流数学家”。
事实上,年轻的天才出生不久,便被人关注。只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科学,而是因为他的语言天赋。
在他语言造诣很高的牧师叔叔的教导下,哈密顿拥有一段近乎神奇的童年经历。他3岁时,已能阅读英语;5岁时便能阅读和翻译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8岁时掌握了意大利语和法语;不到10岁又学习阿拉伯语和梵语。这个近乎变态的叔叔,原本还打算让孩子学习汉语,最后因“太难搞到汉语书”,只好作罢。
恰在此时,哈密顿接触到牛顿和拉普拉斯的著作,并对此兴趣十足。不过,退居第二爱好位置的古典文学,还是在他14岁那年,让他成了著名人士。在波斯大使访问都柏林时,这个语言天才用波斯语为大使写了一篇华丽的欢迎辞。
1823年,18岁的哈密顿轻而易举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三一学院,然后得到了所有可以得到的奖励。在他毕业之前,有人甚至惊呼:“第二个牛顿已经出现。”
理事会最终尊重了布林克利教授的意见,哈密顿成为三一学院的教授和皇家天文研究员。而这个整天在天文台工作的教授,也没有令人失望。他很明智地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数学上,第二年便完成了《光线系统理论》。
而14年后,这篇杰作也让著名数学家雅可比在曼彻斯特参加会议时,忍不住宣称“哈密顿是英语国家的拉格朗日”。
只是当时,光线理论也不怎么被作者本人重视,哈密顿除了偶尔和湖畔派诗人们谈诗论道,大部分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他一生的重大发现四元数上。他的个人生活,也开始混乱不堪。
1833年,经历了第二次恋爱失败的哈密顿仓促和海伦结婚。结果证明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他在30岁那年成为哈密顿爵士,两年后又接任了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长的职务,但是回到家里,院长还需要面对一堆杂乱的家务。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和海伦在生下3个孩子后,便因为性格不合而长期分居。哈密顿的家务只能由一些懒散的仆人操持。这导致他的书房又脏又乱,简直像一个猪圈。
在这个“猪圈”里,哈密顿几乎不休息地疯狂工作。他饮食毫无规律,还养成了酗酒的习惯。在一次宴会醉酒之后,哈密顿曾戒酒两年。但在罗斯勋爵的庄园里参加科学会议时,当年曾应聘三一学院天文学教授职位失败而归的天文学家艾利,嘲笑哈密顿“除了喝水什么也不喝”。这激怒了哈密顿,他重新开始喝酒,并毫无顾忌。
哈密顿原本性格安静,但他难以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挑衅。曾经有人诽谤他是骗子,他便提出要与对方决斗。好在他的助手从中调和,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也让哈密顿把人生最后22年的时间,留给了研究四元数。他沉溺于自己的研究,以至于对仆人塞给他的饭菜随手放在一边,毫不理睬。
这种生活方式最终要了他的命。在61岁那年,哈密顿死于痛风。
在他死后,人们在堆积如山的文稿中,刨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盘子,里面装着已经风干的猪排,有些他甚至连动都未动。而在一堆杂乱无章的物品中,人们找出来的饭菜,据说够一大家人吃。
只不过,这个痴迷于梦想的天才,生前根本无暇享用这些美食。而对于声名,这个美国科学院任命的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也毫不在意。他只想在墓碑上,注明自己是个“热爱劳动和热爱真理的人”。
记者 王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