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场关于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得失的研讨会,最终却演变成“主人”赵本山与“客人”曾庆瑞教授之间的一场关于“雅”和“俗”的激辩(见本报4月12日13版报道)。对赵本山来说,这也许是一场让他如鲠在喉的座谈会,但对文艺批评这一事件本体来说,却是一场成功的、真正的研讨会。
时下,关于电影、电视剧、舞台演出以及文学、出版的研讨会、座谈会很多,不过大多是业内专家学者的一次“碰头会”。大家排排坐、挨个儿说,而且大多是些吹捧颂扬、歌功颂德或者不痛不痒、隔靴搔痒的话。这样的“碰头会”,对“被研讨”方而言,除了有些宣传作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和价值。
在如此文艺批评环境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研讨者习惯了谨小慎微、畏手畏脚,睁一眼闭一眼,变得乖顺、老成,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甚至极尽拍马之能事。而被研讨者呢,则习惯了听好话和漂亮话,一听到“坏话”、难听话,就会冒汗,就会跳脚,闻“批评”而色变。
长此以往,不管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在这样的文艺批评大染缸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压制批评的良知和正义。这,其实是文艺批评的失语和缺席。
《乡村爱情故事》的研讨会,以针锋相对的火药味鞭笞了“假座谈”。批评者曾教授,以电视艺术学者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爱情故事》的真实观感,进而阐释出对农村题材电视剧怎么写、怎么拍的一己之见。至于被批评者赵本山,也表现出了真性情,直言自己对曾教授观点的不认可,同时也讲述了自己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以及民间艺术上坚守的价值原则。这是本山大叔真实的反应,只是言辞有些过激了。
批评者的锐利和接受者的承受力,是考验文艺批评能否健康发展的艺术天平。健康的文艺批评环境,应当鼓励发表真知灼见,同时更应该鼓励真实的回应,哪怕是激烈的观点交锋。只有这两者的真诚互动,才能真正彰显文艺批评的力量和价值所在。期待更多这样面红耳赤的“真研讨”出现!
李红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