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80后”写手早就成了一个热门词,但昨天来沪参加上海作协和文学报社主办“上海80后作家群体研讨会”的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胡殷红却表示,中国作协官方文件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出现“80后”这个词,而只会使用“青年作家”。“‘80后’可能只是我们的一个幻觉,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同样一语惊人的还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种种迹象表明,“80后”正在遭遇误读。
“80后”文学只是一个幻想?
现下,很多人有了这样的刻板印象——如果一部小说写得很沉重,写得如余华、苏童那样传统,那一定不是“80后”写的,因为“80后”文学如今俨然成了青春、伤感、网络的代名词。但是胡殷红昨天说,中国作协之所以坚持使用“青年作家”,实在是因为“80后”还远没有形成一个文学流派,大家各写各的,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年轻。
这可能是有道理的。几天前,本报记者在成都遇到势头很猛的“80后作家”笛安。她就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一说到“80后”便是用那几个软弱无力的词来形容,“其实我从来不在网络上写作,而我一直在想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深度。”
“什么才是典型的‘80后’文学?也许这本身就是我们虚拟出来的一个概念!”何平说,“其实在韩寒和郭敬明之外,存在着一批坚持传统写作,早已告别了伤感和青春的‘80后’。即便是韩寒和郭敬明,他们现在写的东西,和10年前相比,也早已不是一回事了。”
“80后”独当一面还早?
随着“50后”“60后”作家逐渐老去,“80后”写手进入而立之年,业内已经有一种声音认为,“80后”文学的时代来临了。但是这也许同样是一个美好的期待罢了。记者在关注“80后”文学多年后发现,很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写的还是一些个人的心绪。那些坚持传统写作的“80后”似乎也没有能力跳出这个怪圈,尽管他们很想做得有深度。
昨天与会的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就毫不客气地指出,现在这批“80后”写手的民族意识和国家忧患意识很淡漠,对乡土也缺少一些人文关怀的精神。这话说到胡殷红的心里去了,她前几天读了唐家三少的小说,“都是一些和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句子,和生活有关的句子却都是废话。”
也有人认为,哪怕只出了一个韩寒,“80后”也可以独当一面。但是评论家刘绪元不这么看。他对韩寒作品经过文本分析后发现,虽然这个“80后”很崇拜钱钟书,但是他的文字和钱钟书实在相差很远,作家所拥有的文学素质还不高。“韩寒很幽默,但是他使用幽默频率太高,打断了叙述。他对于幽默的兴趣,就像一个孩子得到了一支水枪,兴奋得见谁都要打一下。而且他的幽默样式也很单调,大量使用谐音,近乎搞笑。”韩寒近年以对时事发表评论而著称,但刘绪元认为,韩寒至今并没有对社会作出过总结性的表述,也没有留下什么过目不忘的东西。
韩寒模式不可复制?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80后”写手出名方式进行分析后发现,打造畅销书和风靡网络是两种途径。前者的代表是郭敬明,后者有南派三叔等网络写手。但唯独韩寒,张颐武很难将他归类。“韩寒绝对是一个异数,他现在消费的就是愤怒。”
最近记者听说,有一批“80后”写手想学韩寒出名,他们先在网上发表所谓的批评文章,然后托关系,让网站将他们的言论放在显目的位置,以赚取点击率。但此做法并没有产生他们想要的效果。
专家们认为,韩寒模式之所以不可复制是因为他出名于线下,然后转战网络,现在甚至有点放弃线下的味道。而现在写手想在线下成名非常难,有人甚至估计,把韩寒放到现在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恐怕他就很难成名了,因为这早就是一个见惯不怪的时代了。
记者 郦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