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所云淮水,即指秦淮河水。唐人刘禹锡的这首诗,名为石头城。
《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与贾雨村唠嗑,扯出宁荣二府来,首先交代的就是“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
毫无疑问,二府与石头城之所在,紧密相关。
除了代指南京之外,石头城还是一具体景点——南京城西清凉山上,三国孙权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而“鬼脸照镜子”如今已成秦淮风光带的重要景致。
《红楼梦》中冷子兴先点金陵,再提石头城,无疑其确切言说之对象,是作为具体所在的石头城了。
《红楼梦》全书中,除冷子兴所言提及金陵与石头城一景之外,另外确切提及的景致,就都在第五十一回薛宝琴所作的诗中了。
借小说中人物作诗来描写南京,如此曲折笔墨,曹雪芹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其十首之三,题为钟山怀古。而每首诗其实都暗藏两层谜底,与题名已然全不相干了。
钟山怀古诗曰: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关于此诗第一层谜底,历来说法不一。有称为傀儡、皮影,亦有称是被耍的猴子。而第二层谜底,亦即曹雪芹想要通过诗文来暗寓的书中人物,多年来红学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一句句说的,都只可能是妙玉。
如此分析下去,已与诗题之钟山全无干系了。到钟山景区饱览风光的往来游人自然不会想到,居然有一首钟山怀古,写成了这样的内容。
坐画舫游秦淮河,桃叶渡是你必然看见的一个景致。它也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关于桃叶渡,有好些传说。但人们最愿意相信的,还是与才子佳人有关。
据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爱妾名为“桃叶”,她往来秦淮两岸时,王献之多亲自到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自此渡口名声大噪,原名为南浦渡的渡口,也从此更名为桃叶渡了。
薛宝琴怀古诗中第六首,即为《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如此况味,倒与今天的桃叶渡口颇多相似。渡口还在,当年迎送的人不在了,如今也无人在此迎来送往了。
栊翠庵是大观园中的一处庵堂,为妙玉在园中的修行之所。关于庵中建筑,书中并未多述,只点到山门、东禅堂与耳房这三处。
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栊翠庵中的红梅。而红梅,恰是南京独有的景致。上海红学界泰斗邓云乡曾就此认定栊翠庵就在南京——因为北京是没有户外的梅花的。
而王涌坚老师则告诉记者,栊翠庵原型即是万寿禅寺,亦为曹雪芹家庙。
万寿寺原址在中山东路291号,此处原为清代所建,前身为万寿庵,曹雪芹祖父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曾明确提及万寿家庙。也因此,这一信息让红学家们大胆将之推测为栊翠庵的原型。如今,这个门牌号码所对应的地址,是汉府大厦。
在这里,你要去找一点痕迹来遥想《红楼梦》中场景,不论是刘姥姥吃茶,还是妙玉与宝玉言语往来之意味深长,还是真的很难。
“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去寻访香林寺去的路上,记者脑中始终萦绕着范成大的这句诗文。少时读到《红楼梦》第十五回,总是逗留许久。而记者也一直以为铁槛寺与馒头庵(水月庵)二名,都是曹雪芹假托。可昨天,王涌坚很认真地告诉记者,铁槛寺竟是有真实原型的,就是位于佛心桥37号的香林寺。而馒头庵又名水月庵,原址亦在太平门一带。其旧址处,与庵堂相关的景致早已荡然无存。
究竟这是曹雪芹套用古人诗文杜撰出来的两个地名,还是在现实原型的基础上的发挥与隐喻?
要了解其究竟,仍得从曹雪芹家世说起。史书有记载:“前织造部堂曹大人买施秣陵关田二百七十余亩,和杭州田地一百五十余亩。”这里所称织造部堂曹大人,据吴新雷先生考证乃曹雪芹祖父、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他一次施舍四百二十亩香火田给香林寺,让曹家成为香林寺的最大施主,从而使香林寺再度振兴。寺为明时所建,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时见寺院内鸟语花香,遂御笔题写匾额“香林寺”。
曹家败落之后,香林寺香火冷落。
如今位于佛心桥36号的宇花小学,就建在当年香林寺的多进四合院之上。1968年底,与宇花小学一墙之隔的南京市香林寺小学停办,并入宇花小学。至1979 年底,又接收了太平门小学5个班的学生及教职工8人。太平门小学撤销,校址让给三十四中,如今是玄武外国语学校。
香林寺旧址现存大殿一座、古银杏三株以及碑刻若干方,位于佛心桥37号,历经数百年变迁,如今这大殿竟又成为“慈航普渡”之所——南京市金陵沧波门医院的门牌。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曹雪芹以铁槛寺与馒头庵寓人生,以凤姐警世人,其用心何其良苦。然而,若作者泉下有知,他祖辈曾倾力施舍的香林古寺大殿,如今竟成众生疗愈疾苦之所,或其心中亦有颇多安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