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今年入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0位候选人名单,中国公民韩寒位列其中。《时代》给出的官方理由是“这位27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对韩寒近两年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意见领袖”作用避而不提,显然这个理由比较隐晦。此事一经披露,立刻引发网友争议。有怀疑其资格者,有力挺韩寒者。对此,韩寒公开回应:我只是一介书生。韩寒有没有全球影响力,已经不成为“问题”。笔者想说的是,要冷静看待韩寒的世界影响力。
韩寒自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三重门》以来一直就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网民追捧的对象。只是近来不同,这种关注与追捧有点神化的味道了。韩寒从来不缺少头衔。岁末年初,韩寒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09年风云人物。凤凰网推出的“2009十大评论”专题,2009年度十大评论中韩寒位列第二。2009年12月30日,《南方周末》2009年度人物。“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100位知识分子”……这一次,如果成功当选,则为最大之头衔。正如谢勇所指出:韩寒的全球影响力来自常识。笔者深为赞同。韩寒没有那么神,靠常识而已,尽管获得这种常识需要极大的勇气。
精明如韩寒者,懂得如何抓住受众的心。当年出版《三重门》,一鸣惊人,以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捕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那些多少和他本人一样有点“叛逆”的少年见到这些文字如鱼得水。后来改行玩赛车去了,还一度传言他要进入娱乐圈和传媒。2006年,网络上韩寒和与文学评论家白烨的“韩白之争”再次积聚了人们的视线,以及随后的跟“新生代的诗人”的争论,那时候一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力。近两年,韩寒关注公共事件,自奥运火炬传递到要不要抵制家乐福,一举扭转了韩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由一个叛逆的黄毛小子一跃成为有责任的知识青年。再到近来人们熟知的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杭州“七十码”等事件,韩寒已俨然是以个时事评论家了,不仅抓住了年轻一代的心,还抓住了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心。
当年那些狂热的畅销书读者现在成了中国网络的主力军,再加上韩寒文学、赛车两手抓,两手不放松,这些粉丝时刻未曾离开过,以及隔段时间一个焦点,韩寒从也未从国人的视线中消失,人气在不断地凝聚。现在,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尤其热衷于公共维权事件,韩寒不止成了当年那些书迷、车迷的偶像,更是成为苦难中的中国民众的“救世主”了。当然,这其中媒体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所以说韩寒懂得如何抓住受众的心,这么说并不是贬损他,韩寒善于转型,善莫大焉。正如杨禹所说:“一个人,越神秘,越性感。诸葛孔明深藏草庐,没有电视,不能上网。如果他受不了这等寂寞,攒不下一定的神秘感,哪能换来让老刘连跑三趟的身价?胖刘欢很少在娱乐圈中赶场子捧臭脚,所以他偶尔亮相时总是卓尔不群,可以做到三年写一歌,一歌唱三年。”就这么着,韩寒成为了“中国第一博主 ”。如媒体所称,韩寒的博客俨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了。
笔者之前想,韩寒为什么总能那么灵敏地抓住时代的大事件?当初杭州飙车案事件、孙中界钓鱼执法事件,韩寒几乎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的关注。后来想明白了,不是韩寒擅于抓住影响时代的大事件,而是韩寒造就了大事件。韩寒的新浪博客,3亿多的浏览量,随便一篇文章就几十万的点击,在Web2.0时代,点击量就意味着新闻价值。正是因为这个优势,他对这些所谓的大事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五岳散人曾说过:“从近两年发生的公众关注事件来看,往往有着网络发端、传统媒体跟进、网络再次发酵、传统媒体全面开花的互动倾向。”韩寒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网络发端和发酵的双重作用。这么看来,冠在韩寒头上诸多头衔就有一定的商榷余地了。在“是韩寒造就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韩寒”的比较中,天枰似乎更偏向于右边。
以上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怀疑韩寒是带有一定的动机,炒作或者其他,我相信韩寒本人也不屑于;也不是说这么做不对,就像古装片里爱讲的,某某某,如若不走正道,将来后患无穷。韩寒能走上今天这条道也算是国人之福。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一切都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存在。就像韩寒本人也说:“我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个体都不和我玩了,我只好玩组织。”杨禹说:“任何一个伟岸的或渺小的个人,都不可能超越一个完善的或尚不完善的体制。”韩寒也许只是充当了这一体制不自觉的工具。
韩寒在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不要迷恋韩寒,韩寒只是个幻觉。一个人何时能破除偶像崇拜,彼时才算真正的成熟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但如果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只是心胸狭隘者的表现,我们不做心胸狭隘之徒。
伊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