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久演不衰:见证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茶馆》久演不衰:见证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力
2010年04月01日 10:34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演剧学派奠基人焦菊隐关于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论述(手稿)。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茶馆》久演不衰——

  见证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话剧《茶馆》是一部现实主义经典剧目。如今,这部戏已经上演了足足600余场,足见观众对此剧何等欢迎。几代观众对《茶馆》的追捧,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作品的生命力使然。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茶馆》里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坚持,来之不易。中国演剧学派的奠基人焦菊隐虽然主张“一戏一格”,但是可以说,如果没有焦菊隐对现实主义原则的捍卫,就没有从《龙须沟》到《茶馆》的辉煌。

  这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1953年冬天,作为《茶馆》前奏的《龙须沟》首演,导演焦菊隐看过戏后,夜难成寐,立即给主要角色,即程疯子的扮演者于是之和丁四嫂扮演者的叶子,写了这样一封长信——

  “11月22日下午,在中国戏剧家协会演员俱乐部所召开的座谈会上,对于《龙须沟》的演出,特别是对于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意见是没有从生活出发的,也值得我们好好分析辨识……对于其中戕害艺术的部分,企图拉回到形式主义范畴去的思想,我们虽受严重批评,也应坚持到底,一切在所不计……为了维护艺术,为了达到正确的创造途径,我们是宁愿蒙受‘不虚心’的批评呢?还是为了个人一时得到‘虚心’的虚名而毁害了艺术呢?”

  在接下来的信中,焦菊隐尖锐地批评了主演们为了迎合一些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批评而做出的修改。

  “我今晚看了戏。觉得于是之和叶子的人物形象大大走了样儿,尤其是丁四嫂的形象。为什么把声音变得那样尖,那样亮,那样柔呢?……看不出这一个直率但又没有涵养的女人的挣扎性来了。我所看见的,只是演员在力求美化她的人物,以至甘心放弃了她的表演任务!

  “程疯子在许多地方,也和丁四嫂一样,大吵大闹,高声‘演戏’……于是之同志竟忘记了你演的程疯子是半夜走出来,不肯惊动任何人,怕吵了任何人的觉,而偷偷出来一个人小声叨念的。我看得出来,今晚的表演都是在讨好几个少许提意见的人,而欺骗了广大观众。今天,作为观众之一的我,是忍受不了这种也可以说是欺骗也可以说是愚弄的!我要不顾情面地向你们抗议——因为你们忘记了你们是艺术家。

  “夜已深了,手腕酸痛。我今天虽然为工作谈了6小时的话,看3小时的戏,但,我的心中的苦恼使我睡不着觉,使我不能不写完这封信。如果我说得太坦白,请原谅我有责任如此。朋友,同志,原谅我吧。”

  我之所以要提起这件事,是因为《龙须沟》、《茶馆》等现实主义经典剧目,其实是在与形式主义、公式化、概念化的交锋中诞生、发展的。

  50年前,焦菊隐写信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指出现实主义是难走的创作之路,形式主义虽最容易走,却也是最摧残艺术的道路。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里现实主义的倡导者、坚持者与保卫者。

  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的戏剧作品,乃至文艺作品情况又是如何呢?长久以来,文艺界就不乏“现实主义是时过境迁的、日暮途穷的、不值一提的”这类声音。

  岂不知,现实主义文艺在我国于500年前的明朝,以至更早以前就诞生了,只不过直到近代以后,这一流派才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观众所欣然接受。这之后,它的发展也远非一帆风顺,有时虽说是现实主义,实际上不过是虚假的、公式化的、概念化的东西在作怪——现实主义在我国远远不是什么“成熟到就要败落”的时候了。况且,即使在现实主义的故乡,法兰西、俄罗斯等国里,现实主义作品也依然受到热烈欢迎。老实说,要想搞好现实主义,创作出更多经典作品来,我们还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

  然而,当前有多少人能够为了创作出一部现实主义精品而殚精竭虑呢?在拜金主义的直接推动下,新的形式主义和新的公式化、概念化,即以虚假的“搞笑”和“作秀”为主要特征的庸俗主义不正盛行于市吗?前不久“春晚”上的“广告植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完全与现实主义原则相悖,把“铜臭”公开放进艺术作品当中,引起了广大观众的不满和忧虑。

  《茶馆》的创作和演出,确乎给我们壮了胆量,长了威风。瑞士戏剧专家库克森教授看过《茶馆》后说:“一度,欧洲的戏剧正处在十字路口,许多戏剧家在无休止地搞试验、搞探索,究竟试验什么也不清楚。路子越来越窄。你们的现实主义,有人说是代表过去,我认为是代表未来。”

  如今,焦菊隐已经离开我们35年了,假如他在天有知的话,一定会感到不安,一定会焦灼地关注着我们今天的创作。

  为了忠实艺术,还是让我们继续走艰苦的、战斗的艺术创作道路吧!也许,这就是对《茶馆》演出600场最好的庆祝,正可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梁秉堃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