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因院12号
胜因院在新林院的西北面,是一栋栋中西结合式的小楼组成的“别墅”区。胜因院的建设时间较新林院要晚一些。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强占清华园8年,校园内各院住宅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清华师生由昆明复北平,1946年至1947年间,基泰工程司建筑师主持胜因院住宅设计,建成12套楼房和28套平房。据相关当事人回忆,拖着病弱之躯的林徽因也亲笔勾绘草图,指导胜因院平房方案设计。胜因院建成后不久,林徽因一家又从新林院8号迁入胜因院12号。
现在胜因院的楼房、平房已经拆除大半,剩下的虽然已是年久失修,但是这些建筑中依然散发出大气典雅的气质。在胜因院建筑群中,近年又增修了陈赛蒙斯楼等两座专家公寓在胜因院建成,杨振宁、姚期智等几位在清华工作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寓居于此。
1953年完成了景泰蓝抢救工作后,林徽因的身体又一次垮下来,她生命的能量仿佛彻底耗尽了。寒冬来临,她的病情就愈加严重,药物已不能奏效,只能靠保持居室温度。因为即使一场感冒,对她都是致命的。一入秋,梁思成早早地就把家里的窗户糊得严严实实,家里的几只火炉也很早点起来以抵御郊区的寒冷。但即使是这样,林徽因仍不停地咳嗽,无情的病魔吞噬着她。1954年秋,林徽因实在无法抵御郊外的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居住。她先住在陈占祥家,不久因病情恶化住进同仁医院。1955年4月1日,备受病魔煎熬的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4月2日,《北京日报》发表讣告。4月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遗体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最后的归宿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声誉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八宝山一带是京西鲁谷村的一片土丘,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忠烈祠。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成北京市革命公墓,一直用于安葬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革命烈士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1970年,经周总理批准北京市革命公墓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林徽因逝世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决定把她亲自设计的纪念碑须弥座装饰纹样——一块汉白玉花圈纹饰镌刻于她的墓前。望着眼前林徽因洁白的墓碑,我不禁想起金岳霖送给林徽因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艾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