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0日电 韩国媒体29日刊发学者詹德斌文章称,在政治制度、经济技术和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韩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国的学生。然而,这个学生却在最近的几十年里超越了老师。作者认为,在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不妨“拜韩国为师”。
“朝鲜日报中文网”29日刊发学者詹德斌文章。文章称,3月13日,韩国东海岸正东津一带骤刮暴风,在此观看韩星裴勇俊和崔智友拍摄动画版《冬季恋歌》的28名日本游客受伤。不过,对这帮粉丝来说,即使受伤恐怕也很快乐。因为他们是从1万多名申请的日本粉丝中抽签选出来的1700个有机会目睹拍摄现场的幸运者。这就是韩流的持久力,是韩国大众文化的魅力所在。
作者认为,尽管有关韩流的话题已经不再新鲜,但在文化竞争日显重要的时代,韩流现象仍然值得持续观察和学习。虽然人们在说到文化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玄乎,但文化实际上就在每个人身边。数千名日本游客奔赴名不见经传的正东津看拍戏是文化现象,流行韩版是文化现象,哈韩族的形成也是文化现象。
韩国大众文化的繁荣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全力支援。韩国政府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突破亚洲金融危机的困境,同时也是强化自身的软实力。韩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有数据为证。2008年韩国电视剧、流行歌曲等文化商品的出口额达到了18亿美元,是10前的3倍。由于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前往韩国的留学生和游客也成倍增加。韩流不仅给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提升了国家形象,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如果说以影视剧和流行歌曲为核心的、席卷大中华圈和东南亚的韩国大众文化属于外向型的“第一波韩流”,那么笔者暂且称最近兴起的医疗观光为内向性的“第二波韩流”。韩国媒体约从5年前开始将“医疗”与“观光”嫁接起来介绍,一些民间经济团体也从此时开始研究如何让海外游客到韩国多花钱。于是,韩国政府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立专门机构统筹管理医疗和观光政策,并修改《医疗法》等方式进行全面扶持。目前,以“整容+旅游”套餐为核心的第二波韩流已经初见成效。韩国保健部估算说,2008年只有27000名“患者”访韩,2008年超过了5万名,而2011年将会猛增到20万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将达1400亿韩元。
在第一波韩流方兴未艾,第二波韩流日渐步入正轨的时候,韩国已经开始设计和推动“第三波韩流”了。第三波韩流则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具体以韩国餐饮世界化,传统米酒和泡菜等传统文化出口为形式。韩国政府去年4月发表了“韩餐世界化推进战略”,要在10年之内将韩餐打造为“世界5大餐”。韩国传统文化的商品化工作正在悄然展开,马格利米酒、传统医学,甚至韩文也都在包装对象之内。
不管是第一波韩流,还是第二波、第三波韩流,它们相互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大众文化的先导性崛起起了极其重要的铺垫作用,从而能持续引导韩流进入良性循环。韩流能够持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有很多经验可谈,但核心是战略性研究,以及政府在可行性判断之下所做的宏观性政策引导、职能协调和财政援助。
作者认为,毫不夸张地说,在政治制度、经济技术和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韩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国的学生。然而,这个学生却在最近的几十年里超越了老师。中国文化部的报告称,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中,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占有13%,而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仅有6%。这显然与一个自称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深厚的中国不相称。中国魅力不为世界所知,主要是资源发掘和传播方式有问题。在这方面,中国不妨认真拜一拜昔日的韩国学生为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