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地球一小时”将再度来到中国,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的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以减少能源消耗,遏制全球变暖。今年,北京故宫也将按时熄灯,从而与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等一起成为倡导环保的新地标。
关注环境,减少碳排放,毫无疑问是积极的,但问题是,这一小时真的有价值吗?在激动人心的口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实?
“一小时”的效果是幻觉
“一群不懂物理的人提出的愚蠢口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对本报记者介绍道,最早进行“地球一小时”尝试的是悉尼,2007年该市通过“地球一小时”,共节省了4.8万多度电,等于少排放了52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10万辆小型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乍一看,“成果”卓著,但实际上统计有误,因为它是将平均日耗电量减去当天耗电量算出来的,而周末本来就比平时用电少。将这“一小时”和其他日子的同时段平均用电量相比,仅下降2.1%,而电力在传输过程中,所消耗的比例,远远要高于这个数字。换言之,靠“一小时”所节约的电能,微不足道。
吊诡的是,不用电,人们只能用蜡烛等来照明,可蜡烛释放的二氧化碳可能比电灯多。此外,还要考虑到一小时内集体开、关电源所带来的瞬间用电压力,这会大大增加碳排放。
“对地球一小时,国外早有批评之声,被称为荒谬的时尚,环境专家蒂姆·布莱尔还发起过用电一小时的倡议,和它完全唱反调。”这位受访者说。
故宫不应参与“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的主张是积极的,但必须组织起来,如果无序的话,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增加能源消耗。”电力行业资深从业者苗青说。
“一小时”是自发进行的,用户分散,所以电力部门不知道哪会出现用电低峰,电是无法大规模储存的,所以节约出来的电,最终会在电网中消耗掉,而消耗“多余”的电,不仅会对电网造成影响,还可能增加碳排放。
苗青认为,如果组织起来,“一小时”可能会有积极意义,比如悉尼54%的市民参与了该计划,这样电网就能掌控用电低峰出现的时间,通过停机来节电。但对于它的效果,苗青认为很有限,远不如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更为有效,有趣的是,在首倡“地球一小时”的悉尼,却只有8%的居民签署了协议,承诺使用节能灯。
对于故宫参与“一小时”,苗青表示不赞成,“减少碳排放,重点是在居民用电上,故宫作为公共建筑,安全监控、照明、防火等都需要用电,贸然停电,如果出了事故,怎么办?”
应该终结的“口号思维”
“环保是对的,但把它极端化,就很危险。”作家郝晓辉表示,环保是科学,需要审慎的态度和长期的坚持,但现实是许多环保主张过于极端,除了“环保”就是“不环保”,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纷争,还会使我们丧失判断力。
他表示,“地球一小时带有口号大于实证的问题,一些环保者动不动就把问题提升到生态道德的层面,既然是道德问题,除了服从,你不能质疑,这就有了某种强迫性,这往往给谬误的传播留下了空间。”
值得担忧的是,在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某些网站还发动网友给企业写电邮,要求企业也参与其中,对此,郝晓辉表示不能认同:“地球一小时的科学性还没验证,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强制别人去做什么,效果适得其反,况且大量的电邮,本身也在消耗能源。”
“环保要靠理性,不能靠狂热,口号思维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从长远看,是不利于环保事业发展的。”郝晓辉说。
陈辉/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