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毁了《科幻世界》?阿来:不大可能重回杂志(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谁毁了《科幻世界》?阿来:不大可能重回杂志(2)
2010年03月24日 08:5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网友观点

  除了签名支持“《科幻世界》保卫战”、“呼吁阿来回归”,网友还有各种意见和行动。

  主流声音:

  做编辑坚强后盾

  也许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卑微,但是会有千千万万个和我一样的普通科幻迷,会坚定地支持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杂志。我,我们北航科幻协会全体会员,我们北京高校各个科幻协会全体会员,我们全国所有幻想爱好者,我们都将是编辑们的坚强后盾!”

  ———北航科幻协会吴汶峻

  理性声音:

  下一步该怎么走?

  下一步怎么走呢?我也很担心编辑们顶不住,丧失团结,先从内部瓦解掉,包括有个别人跳出来说:“那封公开信根本不能代表集体,我和其他一些人连看都没有看到过!”

  寄望舆论的影响,也许会改变一些,甚至可能导致社长最终被免。但媒体的力量有多大呢?别忘了这仅仅是科幻。另外,媒体做报道所需要的事实和证据目前都还不是很充分有力。

  寄望上级进行公正的处理,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但依我的经验,也不可太天真。

  集体出走,办一个新的杂志。但找挂靠、弄刊号都很麻烦。即便办成,一个问题是,能否取代《科幻世界》?如果拿到好稿子(比如每期来一篇刘慈欣的),有好的发行渠道,有幻迷的支持,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杂志衰落是很快的,兴起也是很快的。但关键是,中国哪个单位会接收这么一批反抗领导的人?

  ———《科幻世界》作者韩松

  另类声音:

  谁毁了《科幻世界》?

  众所周知,《科幻世界》的质量下降不是这一两年才发生的,读者在这之前就开始不买账了。而李昶只是一个激化矛盾的导火索,最终结果如果他下去,读者自然会认为《科幻世界》会好起来的,也就会重新买账;如果他没下去,那人们就会认为是他毁了《科幻世界》。正反两方面他都是替罪羊。

  ◎小资料

  发行量曾近40万

  目前仅13万左右

  《科幻世界》已创刊30年,是中国最知名的科幻杂志,有数据显示《科幻世界》的发行量曾近40万,曾承办过1991年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久弥新的金牌。杨潇、阿来、秦莉曾先后任杂志社社长,其中阿来在《科幻世界》任职期间曾以《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

  1979 年就进入《科幻世界》编辑部工作的谭楷也是该杂志前任总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退休离开杂志社后一直关心《科幻世界》的发展,对公开信中的内容真实性表示同意,并对编辑们的行为表示支持。谭楷透露,自从李昶上任之后,杂志的内容质量直线下降,发行量在不到一年内也缩水了好几万份。据他透露目前杂志发行量在13万左右。此外,谭楷还说,李昶上任前仅《科幻世界》一年的广告收入就有150万元,而李昶上任后包括《科幻世界》在内的5个刊物广告打包卖给一家广告公司,一年收入仅30万元,而且广告内容和篇幅控制权不在杂志社手中。

  公开信列举李昶“七宗罪”

  (原文摘录,不代表本报观点)

  第一宗罪: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李昶原来是四川一家科技报的副总编辑,由于经营不善,后来被《科幻世界》接手。他对现代期刊出版行业缺乏基本了解,接任《科幻世界》社长以来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一味瞎指挥:中文编辑取代作者写小说,外文编辑取代译者译小说,美术编辑取代画家画插图,完全不懂作者与编辑的社会分工。

  第二宗罪:独断专行,威胁员工。李昶企图将《科幻世界》的封面变成学校的广告图片时,遭到了各部门的强烈反对,而他居然公开威胁有不同意见的员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蛮横的态度逼走了许多优秀的作者和骨干员工。

  第三宗罪:紧缩成本,压榨作者。无视读者利益,以节约成本为由将《科幻世界》用纸换成劣质用纸,更严重减缩应该支付给版权代理商和作者的费用,一再拒付或拖延作者稿费。

  第四宗罪:个人敛财,损坏形象。让大量广告强行挤占杂志社各刊版面,在读者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杂志社沦为了个人敛财的工具。

  第五宗罪:恶对员工,高压政策。寻找各种理由拒绝或者延缓和编辑签订劳动合同,经常嘲笑编辑们的开创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认为800元在哪里都能招聘到人,常年用极低的工资待遇逼迫杂志社的编辑一个个离开自己热爱的科幻事业,多次企图将自己的关系人员(这些人对科幻毫无了解)安排到《科幻世界》来做编辑。

  第六宗罪:狐假虎威,一手遮天。多次在各种场合和会议上炫耀他的上层关系网,狐假虎威,警告想要上告的员工不要以卵击石,营造自己不可撼动的声势。

  第七宗罪:“一号多刊”,公开叫卖。将科幻世界旗下的杂志“一号多刊”地公开叫卖,出租给那些毫无出版资格的公司和个人,杂志的编辑出版完全失控,严重冲击杂志社的正规出版物,极度毁损杂志社品牌形象。

  记者蒲荔子 实习生谷逸 唐蓓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